商鋪名稱:棗莊市啟航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張露(小姐)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
聯系地址:
郵編: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三、生產線配置
1電力配置
裝機總功率 |
522.37kw |
實際使用功率 |
400kw |
電壓要求 |
~400V/~220V |
頻率要求 |
50Hz |
甲方應將主電源接至現場配電室內 |
2人力配置
序號 |
崗位 |
人/班 |
班/天 |
人/天 |
1 |
鏟車司機 |
1 |
3 |
3 |
2 |
生產線控制 |
1 |
3 |
3 |
3 |
巡檢、維修 |
1 |
3 |
3 |
總計 |
9人 |
3生產用水
生產線耗用 |
無 |
設備冷卻用水 |
1m3/小時,循環使用 |
生活用水 |
1m3/天 |
水壓 |
約0.25Mpa |
水質 |
符合城市飲用水要求 |
生活用水由甲方布置。 |
4蒸汽配置
類型 |
飽和蒸汽 |
壓力 |
1.0-1.2Mpa |
溫度 |
≥240℃ |
使用量 |
7噸/小時(生產1噸成品需約0.5噸蒸汽) |
蒸汽管道由甲方接至現場位置,并保留截止閥。 |
5壓縮空氣
生產用壓縮空氣 |
2.0m3/min |
車間除塵用壓縮空氣 |
2.0m3/min |
壓力要求 |
0.5~0.7Mpa |
質量要求 |
無油、無水、無塵 |
6工作體制
工作日 |
300天/年 |
班 |
3班/天 |
工作時間 |
24小時/天 |
7生產車間
名稱 |
建筑最小占地面積 |
層數 |
層高 |
生產車間 |
20X50米 |
1 |
12米 |
倉庫 |
20X30米 |
1 |
6米 |
配電室 |
5X8 |
1 |
3.6米 |
基礎及車間建設由甲方負責。 |
二、核心設備介紹
1、管束干燥機
管束干燥機按逆流方式操作,根據需要也可采用順流加熱方式,熱耗低;干燥物料范圍廣泛,主要為松散物料干燥,處理能力大,水分蒸發大且可干燥高水份物料;物料干燥彈性大(能視不同的物料性質及水分要求對干燥時間進行調整)可連續生產(自動化程度高),亦可間隙操作(適合于特殊生產工藝);
1.1組成結構
(1) 主機轉子系統,此為干燥機的核心部件,不同的干燥機有不同的轉子結構。旋轉列管式干燥機的轉子由兩端中空軸、封頭及數百根管子形成的管束組成;旋轉圓盤式干燥機的轉子由中空軸和焊接組裝在其上的數十只圓盤組成。運轉時轉子靠兩端軸承支撐;一端為固定軸承,一端可以自由游動、消耗熱膨脹。轉子四周有固定在架子上的抄板。
(2) 傳動系統,由電機、減速系統組成(擺線針輪減速和齒輪減速二級)
(3) 管路系統,由調節閥門、金屬軟管、旋轉街頭等組成。
(4) 排風和除塵系統,引風機排風,配濕法除塵回收熱水和粉塵。
1.2性能特點
(1)換熱充分、熱耗低、高效節能、干燥物料范圍廣、處理量大、水分蒸發量大,并且可以干燥高水分物料。
(2)采用變頻電機驅動,電耗比傳統管束節約30%以上。
(3)該機附加配套設備少,占地面積小,工藝布局緊湊,可在單層廠房內放置,大大節約了土建費用。
(4)物料在滾筒內翻拌徹底,沒有殘留物料。
(5)由于換熱管在滾筒旋轉時不承受扭矩,減少了換熱管因傳扭矩而導致焊縫開裂、泄漏的危險,極大的提高了設備使用壽命;如果列管發生漏氣等現象,列管可以很方便的任意更換。
(6)滾筒底部筒體壁厚12毫米,常規管束殼體一般厚6毫米,在經受相同程度的磨損和腐蝕的情況下,筒體的壽命可以成倍的提高。
(7)允許帶料啟動。
(8)可以連續操作(即自動化程度高),也可以間歇操作(適合于特種工藝)
(9)物料在呈負壓狀態的封閉內腔被干燥,作業環境清潔,無污染,噪音小。
2、煅燒沸騰爐的工藝特點
(1)設備小巧,生產能力大
沸騰爐生產能力的大小由沸騰爐的熱換面積來決定。沸騰爐由于實現了物料的徹底流太化,爐內不需要安裝攪拌設備。在爐內可以高密度地安裝很多加熱管,因此尺寸不大的爐子就可以有非常大的傳熱面積。另外,沸騰爐采用的熱源為真氣,傳熱系數和傳熱面積都較大,總穿熱量也就大。所以沸騰爐的生產能力比較大,這是其他傳統的外熱式煅燒設備無法相比的
(2)結構簡單,不易損壞
由于物料實現了流太化,爐子就不需要有轉動的部件,爐子的結構就簡單得多。不
但制造方便,投產后也幾乎不需要維修保養。由于用的是低溫熱源,爐子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被燒壞的危險,設備使用壽命也特別長。
(3)設備緊湊,占地少
沸騰爐是立式布置的設備,設備非常緊湊。占地面積少
(4)能耗較低
沸騰爐的熱能消耗和電能消耗都較低。熱能方面:從熱源傳遞給物料的熱能,除了小部分用于加熱爐底鼓入的冷空氣以及少量的爐體散熱損失外,幾乎都能有效地用于物料的脫水分解。爐子本身的熱效率在95%以上。因此沸騰爐總的熱效率是比較高的,采用蒸汽,可達90%以上。一般的外熱式煅燒設備雖然直接使用一次熱源,但熱效率很少 超過80%。國內沸騰爐的熱耗指標為7.7x105KJ/t(18.33萬kcal/t)建筑石膏。電能方面:沸騰爐不需要轉動,也沒有攪拌機,物料主要是靠石膏脫水產生的水蒸氣來實現流太化的,需要在爐底鼓入的空氣也很有限,配套鼓風機的功率也很小,因此沸騰爐的電能消耗比傳統的煅燒設備少的多。
(5)操作方便,容易實現自動控制
流化床有一個特點,就是床層中物料溫度一致。因此操作中只要控制物料一個設定溫度,就可以連續穩定地生產出合格產品。單一的控制參數,很容易實現主動控制。
(6)產品質量好,熟石膏相組成比較理想,物理性能穩定
由于采用低溫熱源,石膏不易過燒,只要控制出料溫度合適,成品中不含二水石膏,無水石膏III也只在5%以內,其余均為半水石膏。這樣的相組成很理想,物理性能也很穩定。
(7)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低
由于沸騰爐設備小巧、結構簡單、占地少,因此基建投資較同等生產規模的其他類型煅燒設備節省。投產后,由于能耗較低、維修工作量少、使用壽命長,因此運行費用也較省。
2 沸騰煅燒爐的工作方式
石膏沸騰煅燒爐的床層狀態屬于鼓泡床,因此將這種爐子形象的稱作“沸騰爐”。沸騰爐煅燒部分為一個立式箱式容器在其底部裝有一個氣體分布板。目的是在停止工作時支撐固體粉料不致漏粉,在工作時使氣流從底部均勻地進入床層。在床層的上界面以上裝有連續進料的投料機。 在床層上界面處的爐壁上有溢流孔,用于出料。在床層內裝有大量的加熱管,管內的加熱介質為蒸汽,熱量通過管壁傳遞給管外處于流太化的石膏粉,使石膏粉脫水分解。在煅燒部分上部,裝有一個除塵器,氣體離開流化床時帶出來的少量粉塵,由除塵器收集后自動返回流化床,已除塵的尾氣由排風機抽出,排入大氣。正常工作時,從沸騰爐底部鼓入空氣,通過氣體布風板進入流化床。鼓入的空氣不需要很多,稍稍超過臨界氣速,使床層實現流太化即可。此時淹沒在流化床中的加熱管向物料傳遞大量的熱量,使二水石膏粉達到脫水分解的溫度,二水石膏就在流化床中脫去結晶水并變為蒸汽,這些蒸汽與爐底鼓入的空氣混合在一起,通過床層向上運動。由于蒸汽量比鼓入的空氣量多的多,所以整個鼓泡床的流太化主要是靠石膏脫硫水形成的蒸汽來實現的。由于在流化床中粉料激烈的翻滾、混合,所以在整個流化床中各處的物料溫度和成分幾乎是一致的。連續投入的生石膏粉,一進入床層,幾乎瞬間就與床層中大量熱分料混合均勻,在熱料粉中迅速脫水分解。為了避免剛加入的生料未完成脫水過程就過早短路排出和增加石膏粉的煅燒時間,設計時在爐子中加了三塊隔板,將流化床分成大小兩部分四個室。生石膏粉先進入大的部分,在此脫掉大部分結晶水,然后通過下部的通道進入小的部分,在這里完成最終的脫水過程,再由床層上部自動溢流出爐。
5.2.5 除塵器的技術要求
5.2.5.1 布袋除塵器的特性
(1)除塵器整體及風機采用碳鋼結構,做防腐處理,耐腐蝕性能好,使用壽命長,保證了設備的長期高效運行。
(2)采用先進的分室離線清灰方式,防止清灰后粉塵的“再吸附”現象;布袋采用拒水防油滌綸針刺氈濾料,保證了除塵和清灰效果,收塵效率>99.99%,除塵器排放完全滿足國家環保標準。
(3)采用一室雙閥的脈沖閥配置,噴吹能量大,清灰效果好。
(4)濾袋袋口采用彈簧漲緊結構,拆裝方便,密封性好。
(5)清灰周期可根據濾袋積灰情況靈活可調。
(6)整機可分室換袋維修,隨主機運轉率達100%。
(7)除塵器能與皮帶聯鎖運行,也可以遠方自動運行,操作方便。
5.2.5.2 除塵器的布置
除塵器的布置應遵循高效、方便的原則,根據生產線設備的工藝布置,同時滿足除塵器的擺放、進出風管的走向、回料的方便、換袋的方便進行等,選擇適合的位置。
5.2.5.3 吸塵罩的設置
吸塵罩是通風除塵系統中的重要部件。由于現場工藝條件的限制,生產設備無法進行完全密閉,只能把吸塵罩設置在塵源附近,依靠罩口外吸氣流運動,把粉塵全部吸入罩內。吸塵罩的計算是否準確、設計是否合理,對整個通風除塵系統的技術經濟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
吸塵罩是通過罩口的抽吸作用,在距離吸氣口一定位置的粉塵散發點上造成適當的空氣流動,從而將粉塵吸入罩內,布置吸塵罩時,應盡量靠近粉塵源。
吸塵罩安裝在粉塵源的上方,飛揚的粉塵場不具有浮力,因而不會自動流向吸塵罩內。如果想把罩下方的粉塵抽走,就必須用在罩口形成一定負壓,即在粉塵的飛揚處造成一定的上升氣流,將粉塵吸入罩內。因此,必須準確地確定吸塵罩的吸氣量,才能準確地進行整個除塵系統的設計,達到理想的除塵效果。
要確定吸塵罩的吸氣量,吸塵罩的罩口風速是設計中的關鍵數據,不同的工作狀況下要取得比較好的吸塵效果,其罩口風速相差很大。對同一吸塵罩在同一工況下,罩口的中心部分風速和罩口邊緣部分風速也不相同,有時也會相差很大。在滿足工藝操作的前提下,應盡量減小粉塵源至罩口的距離。
實驗證明,罩口風速的分布與罩的擴張角也有關。擴張角越小,風速分布越均勻。擴張角小于60時,罩口中心部分風速、邊緣部分風速與平均風速十分接近;擴張角大于60時,罩口中心風速與平均風速的比值,隨擴張角的增大而顯著增大。因此,正常情況下,為了加強粉塵的收集效果,罩的擴張角應盡量小于60°。
吸塵罩的作用在于把逸散的粉塵收集起來,以便通過管道送到除塵設備加以處理。設計吸塵罩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吸塵罩應盡可能包圍或靠近粉塵源,使粉塵源局限于較小的局部空間。
(2)用盡可能小的吸塵罩收集盡可能多的粉塵。
(3)吸塵罩的吸氣氣流方向與粉塵氣流運動方向盡可能一致。
(4)吸走的粉塵氣流不允許通過操作人員的呼吸區。
(5)吸塵罩應力求結構簡單、造價低,便于安裝和維護。
(6)吸塵罩的配置應與生產工藝協調一致,不影響工藝操作和設備檢修。
5.2.5.4 管路的布置
管路布置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單獨風管,它是一個吸點單獨用一臺通風機進行吸風的管路。另一種是集中風管,它是兩個以上吸點共用一臺通風機進行吸風的管路。集中風管在生產中應用較普遍,動力消耗、設備造價和維護費用都較經濟,粉塵處理和回收較方便。
除塵系統風管的設計與計算:先選一條管網最為復雜的路線作為主管路,從進風口至吸風口依次編號,其它作為支管,確定各吸點的吸風量和阻力,確定風管中的風速。
合理確定管道中的風速,必須考慮經濟風速。在吸點吸風量不變時,風速提高,管道截面尺寸減小,風管的材料費、安裝費和折舊費降低,但同時由于風速的提高將導致風網阻力增加,從而使與電耗有關的費用增加,因此管網運行存在一個最經濟的風速。
要合理確定管道中的風速,還要考慮安全輸送風速,即管道內不產生粉塵沉積現象時的風速。在主管道上,風速按氣流方向遞增,遞增率為1.05~1.1,風管中氣體含塵濃度高,風速應取大值,反之取小值,水平管道長,粉塵易于沉積,風速應取大值。
計算風網總阻力和總風量:風網總阻力為主風管路上沿程阻力與局部阻力之和?傦L量為各吸塵點的風量之和。
在管路設計時,應進行并聯管路平衡計算,從而使各吸點實際吸入的風量與設計值減小偏差,避免吸點粉塵控制不好、降低工藝效果以及水平管道發生粉塵沉積等不良后果。
5.2.5.5 風機的配置
據風網總風量和總壓損選擇離心通風機的型號、機號和選配電動機。通風除塵網路受機器設備振動的影響,安裝質量好的管網初運轉時幾乎不漏風,但是運轉一定時間后,不可能保持十分嚴密,一般會有7%-15%的漏風量。如果管路設計不合理,施工質量差或長期失修,漏風量將更大。所以設計時就考慮必要的漏風量。
管網的漏風主要發生在法蘭連接處、清掃孔和閘門等處。漏風率的大小同管網的長度和繁簡程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