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滄州延信管道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聯系人:吳艷紅(小姐)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85959486@qq.com
聯系地址: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北二環
郵編:0613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獨立彈簧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輔具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一種彈簧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彈簧箱獨立部件不多,大部分部件為剛性連接,活動部件少,機動性能差,沖壓過程中,容易損壞工件,造成合格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獨立彈簧箱,其設有獨立的脫料機構,使第一下沖模延時復位,有效確保工件的外觀尺寸精度在標準范圍內。
本實用新型解決該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獨立彈簧箱,其包括相互對應的上模座和下模座、相互對應的第一上沖模和第一下沖模,以及至少一組脫料機構;該第一上沖模彈性設于該上模座,該第一下沖模彈性設于該下模座,該至少一組脫料機構設于該第一上沖模的外周;每一組脫料機構包括脫料彈簧和T型脫料銷,該T型脫料銷通過該脫料彈簧彈性連接該上模座,在上模座下壓時,該T型脫料銷抵頂該第一下沖模。
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的脫料機構與上模座非固定剛性連接,而是彈性活動連接,即,在沖壓后復位的過程中,脫料機構也不會立即隨上模座上升,而是待第一上沖模和第一下沖模之間產生足夠的浮動空間后,脫料機構才與第一下沖模分離,從而有效避免沖壓區擴展之前第一下沖模的上頂而導致第一步拉伸的工件產生額外形變。所以,脫料機構使第一下沖模延時復位的設計,有效確保工件的外觀尺寸精度在標準范圍內。
進一步,還包括相互對應的第二上沖模和第二下沖模,該第二上沖模彈性設于該上模座,該第二下沖模彈性設于該下模座。通過第一上沖模和第一下沖模,對工件形成第一步拉伸,通過第二上沖模和第二下沖模,對完成第一步拉伸的工件形成第二步拉伸,從而完成對品質好的喇叭蓋。其沖壓得的喇叭蓋品質好,精度高,外觀達到客戶的要求,基本無模痕無劃刮傷,同軸度,輪廓度達到客戶要求0.2MM以內,平面度基本達到客戶要求0.1MM以內,相當小尺寸公差達到±0.05麗,拉伸后材料厚度變化控制在0.03麗以內。
具體地,還設有多根第一下模打桿和第一下模打板,每根第一下模打桿上下貫穿該下模座,且其上端在該第一下沖模向下的彈性范圍內,其下端與該下模座下方的第一下模打板連接;還設有第二承壓環、多根第二下模打桿和第二下模打板,該第二承壓環圍設于該第二下沖模外,每根第二下模打桿上下貫穿該下模座,且其上端與該第二承壓環連接,其下端與該下模座下方的第二下模打板連接。第一下打板和第二下打板分別輔助第一下沖模和第二下沖模工作,保證第一下沖模和第二下沖模平穩工作。
具體地,還包括至少一組導向止高機構,每組導向止高機構包括套筒、復位彈簧和內六角螺絲;該套筒套設在該內六角螺絲外,該復位彈簧套設在該套筒外,該內六角螺絲的螺紋端固定連接該下模座的下方;而該套筒的一端抵頂內六角螺絲的螺頭,其另一端抵頂該該下模座;而該復位彈簧的一端抵頂內六角螺絲的螺頭,其另一端頂抵第一下模打板和/或第二下模打板。導向止高機構輔助第一下打板和/或第二下打板,保證第一下打板和/或第二下打板平穩工作。
進一步,該上模座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鋪設有上模墊板、上模夾板、上模脫料板和上模脫背板;該上模墊板和上模夾板與上模座固定貼合,該上模脫料板和上模脫背板相互貼合,且該上模夾板和上模脫料板之間設有間隙,該上模座通過多個上模彈簧連接該上模脫料板和上模脫背板。
進一步,該下模座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鋪設有下模墊板和下模基板,該下模座、下模墊板和下模基板相互貼合。
]具體地,該第二上沖模外圍設有定位母環,該第二下沖模外圍設有定位子環,該定位母環的下端面和定位子環的上端面相互契合,且該定位母環和定位子環之間夾置工件。
具體地,該第一下沖模上設有第一承壓環,在該上模座下壓時,該T型脫料銷穿透該第一承壓環抵頂該第一下沖模。
更進一步,還包括下模承板,其設于下模座的下方,且該下模承板通過多根墊腳柱支持該下模座。確保導向止高機構具有足夠的空間工作。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獨立彈簧箱,包括上模件和下模件,上模件置于下模件上方,上模件和下模件之間為沖壓區。
具體地,上模件包括多個上模彈簧11、四個脫料機構、第一上沖模15、第二上沖模16,以及相互平行設置的多個上模板件。第一上沖模15與第二上沖模16相互獨立,四個脫料機構配套設于與第一上沖模15外圍。
該上模板件自上而下依序包括上模座181、上模墊板183、上模夾板185、上模脫背板187和上模脫料板189。上模座181、上模墊板183和上模夾板185相互固定貼合,為第一板塊;上模脫背板187和上模脫料板189相互貼合,為第二板塊,且第一板塊與第二板塊之間留有間距,為緩沖區42。
該上模彈簧11受力均勻地設于緩沖區42內,抵頂于第一板塊和第二板塊之間。本實施例優選地,上模彈簧11貫穿上模夾板185和上模墊板183與上模座181的板面連接,其另一彈性面與第二板塊的板面連接。
第一上沖模15的承接面嵌接設于第一板塊上,具體地,第一上沖模15的承接面通過上模墊板183設置在上模座181上。第一上沖模15的沖模頭通過在第二板塊設置第一沖模通孔以貫穿緩沖區42和第二板塊,使其可于第二板塊和沖壓區游走。第一上沖模15的沖模頭為圓臺型。
四個脫料機構圍設于第一上沖模15外,該四個脫料機構圍成的區域為工件沖壓的區域。每一個脫料機構包括一脫料彈簧132和一 T型脫料銷134,脫料彈簧132的一彈性面抵頂第一板塊,其另一彈性面與T型脫料銷134固定連接。具體地,脫料彈簧132的嵌入上模座181內。該脫料機構貫穿緩沖區42和和第二板塊,使T型脫料銷134可于第二板塊和沖壓區游走。
第二上沖模16的承接面通過第二上沖模彈簧164彈性連接在第一板塊上,第二上沖模16的沖模頭通過在第二板塊設置第二沖模通孔以貫穿緩沖區42和第二板塊。第二上沖模16可于第二板塊和沖壓區游走。第二上沖模16的沖模頭為圓臺型。第二沖模通孔內固定塞設一定位母環162,第二上沖模16活動貫穿定位母環162。且定位母環162的下內沿設有圓倒角。
具體地,下模件包括多個導向止高機構、第一下沖模件、第二下沖模件,以及相互平行設置的多個下模板件。
該下模板件自下而上依序包括下模承板30、下模座254、下模墊板256和下模基板258。
下模座254、下模墊板256和下模基板258相互固定貼合,為第三板塊;下模承板30和下模座254通過多個墊腳柱32連接,下模承板30支撐第三板塊,且下模承板30與第三板塊之間留有間隙,為止高區。
該第一下沖模件活動嵌接于第三板塊,并對應第一上沖模15。該第一下沖模件包括第一下沖模211、第一承壓環213、四個第一下模打桿215、第一下模打板217與第一下模彈簧219。其中,第一下沖模211為階梯圓柱狀,其承接面的面積大于其沖模頭面積。第一下沖模211通過在下模基板258中設置第三沖模通孔以活動嵌接于下模基板258中。第一承壓環213塞設于第三沖模通孔中,并套設于第一下沖模211外,以達到將第一下沖模211限位的效果。此外,第一承壓環213設有四個脫料通孔2135,四個脫料通孔2135與四個T型脫料銷134一一對應,該脫料通孔2135容T型脫料銷134通過,使T型脫料銷134下壓時能抵頂第一下沖模211。且第一承壓環213的上內沿設有倒角。第一下模彈簧219置于第三板塊內,并抵頂第一下沖模211,具體地,第一下模彈簧219的一彈性面抵頂第一下沖模211的承接面,而第一下沖模211的沖模頭朝向第一上沖模15的沖模頭,第一下模彈簧219的另一彈性面通過貫穿下模墊板256頂抵在下模座254上。每個第一下模打桿215上下貫穿第三板塊,其上端部置于第一下沖模211的承接面的彈性活動范圍內,其下端部均與鋪設于下模座254下方的第一下模打板217固定垂直連接。
該第二下沖模件活動嵌接于第三板塊,并對應第二上沖模16。該第二下沖模件包括第二下沖模231、第二承壓環232、定位子環233、至少兩個第二下模打桿234、第二下模打板235與第二下模彈簧236。其中,第二下沖模231為圓柱型。第二下沖模231通過在下模基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