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機質重金屬氮磷鉀腐殖酸檢測中心:
農作物秸稈是重要的肥料資源。秸稈還田是秸稈的主要利用方式,也是土壤改良的重要手段[13]。目前主要的還田措施有直接還田、堆漚還田和過腹還田3種形式[14]。堆肥是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之一,在堆肥過程中,堆料有機物向腐殖化和穩定化方向轉化[15]。相關研究表明,秸稈堆肥還田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增加作物產量等作用[16-18]。
互花米草秸稈是一種潛在的生物質資源,是崇明目前最豐富的秸稈資源之一;セ撞萁斩掃田用于崇明濱海貧瘠土壤改良是一個資源化的可能途徑,然而目前關于互花米草秸稈還田的研究鮮見報道。這可能是因為互花米草生長于海灘、含鹽量高且不易洗脫,直接還田將導致土壤鹽分的聚集等。為實現互花米草秸稈的還田,首先必須闡明不同季節互花米草的營養成分以期獲得適合堆肥還田的收割季節,同時需要通過堆肥使互花米草初步腐殖化,并有利于鹽分的洗脫。
本文從互花米草的資源化和濱海鹽堿土壤改良角度出發,分析了不同季節互花米草的不同部位營養元素的差異,并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季節收獲互花米草的有效部位,添加羊糞作為外加氮源,通過好氧堆肥得到鹽分易于洗脫的腐熟秸稈混合堆料,最后通過盆栽試驗(50 kg 級)驗證腐熟脫鹽米草混合堆料對濱海鹽堿土壤的改良效應。研究結果將為今后米草秸稈還田用于濱海鹽堿土壤改良提供有益的參考數據和理論指導。
目前,土壤污染已是全球性問題,其中重金屬具有特殊的毒理學性質,且因污染毒性強、難降解等特性成為土壤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1]。土壤中重金屬通過污染地表水或在農作物中富集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危及人體健康[2]。隨著社會的發展,居民消費觀念的改變,綠色無公害食品的生產將成為今后的發展趨勢[3]。蘋果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是制約無公害果品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4],因此果園土壤質量狀況備受社會關注[5-8],其中控制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關鍵是區分重金屬的來源。然而土壤重金屬的來源比較復雜,農田土壤重金屬既與成土母質有關,也與污水灌溉、農藥化肥的使用、污泥農用堆肥等外因有密切關系[9-10],因此區分土壤重金屬污染來源至關重要。近年來,多元統計尤其是主成分分析,被廣泛應用到土壤研究中以區分重金屬的不同來源[11]。
天水地區是我國主產蘋果的主要地區之一,生產的“花!碧O果暢銷國內外,而關于產地土壤重金屬來源分析的研究卻鮮見報道。本文通過對天水7 個區(縣)蘋果園表層土壤中5 種重金屬元素的測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天水果園土壤重金屬的可能來源,為天水蘋果產業的持續發展及產品質量的提高提供科學依據。
土壤是人類賴以生息的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但隨著工業、城市污染的加劇和農用化學物質種類、數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污染程度在加劇,面積在逐年擴大。據統計,我國受重金屬污染的農田約2.5×107 hm2,每年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2×107 t[1]。土壤污染方面所涉及的重金屬主要是指生物毒性顯著的Hg、Cd、Pb、Cr、As,還包括具有毒性的Zn、Cu、Co、Ni、Sn、V等[2]。目前國內外常用物理、化學等傳統的方法控制和治理已被污染的土壤[3],雖然能有效地減少重金屬對環境的影響,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點,如工程量大、只適合小面積嚴重污染土壤的處理、可能會破壞土壤的生物活性、易帶來二次污染、處理費用高等[4]。β-環糊精(Cyclodextrin,簡稱CD)是一種沒有還原性的環式低聚糖,由于它能與尺寸相匹配的疏水性有機分子形成主客體包結物,可被有效用于促進疏水性有機污染物的溶解,同時環糊精本身無毒且具生物降解性,屬于一種環境友好材料,近年來其在環境領域中的應用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5]。但β-環糊精僅對一些疏水性有機污染物有增溶作用,而且它在水中的溶解度較低(18.5 g·L-1,20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β-環糊精的廣泛應用[6]。因此,研究者們正在努力嘗試用不同方法對β-環糊精進行改性,增強它的水溶性,同時改善對重金屬的配位能力,達到拓寬其應用范圍的目的。Kranti 等利用改性羥丙基-β-環糊精,同時實現強化電動修復去除土壤中的有機物和重金屬[7]。本文合成了一種新的水溶性極好的(20 ℃時在水中溶解度>100 g·L-1)甘氨酸-β-環糊精,其同時具備對有機物的包結能力和對重金屬的配位作用,筆者著重研究了它對鉛的增溶作用及鉛污染土壤的解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