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建筑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金屬建筑表皮也不例外,技術的融入可謂是一神來之筆,為鋁蜂窩板帶來更加絢爛多彩的技術變幻色。它打破原有的色彩面貌,開始以一種靈活變幻的的全新形象華麗登場,給建筑蒙上了一層變幻莫測的神秘面紗,帶來很大的視覺沖擊力。
鋁蜂窩板的技術變幻色通常與光技術的發展結伴而行,燈光照明技術的發展和新型透光材料的運用使得建筑師可以更加主動的把握建筑的色彩,營造出僅依靠材料本身所不能實現的建筑變幻色,從而賦予建筑獨特而神秘的魅力。
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u)在我國大劇院的設計中就充分利用材料的環境協調色和技術變幻色,以透明的玻璃和富有銀色光澤的鈦鋼復合面板圍飾建筑標志性的半橢球的“殼”,打造出百變的建筑表皮。其實,表皮本身的色彩是簡潔、高雅、沉穩的,最終卻展現出較為復雜多樣的表皮映像。一方面具有柔和銀色光澤的鈦鋼復合板因幾何化精準的體量而各具不同的空間維度,因而對光線變得異常敏銳——建筑的光影幾乎隨著太陽的升降時刻都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即使在同一時間、相同的光線下,建筑表皮也會呈現出不同明暗漸變的色彩關系。其次,天空、水體、綠化等環境要素的渲染也為這層殼蒙上多彩漸變的紗衣。另一方面,發達的建筑照明技術為夜晚的“巨蛋”蒙上夢幻般的水晶外衣。無形的燈光將建筑打造成典雅的天藍色、夢幻的寶藍色、華麗的暖黃色、曖昧的紫紅色……豐富的技術變幻色賦予建筑各種不同的面貌,它既可以是沉穩的、安靜的、低調的,也可以是神秘的、活潑的、張揚的……
時代的進步,技術的發展,加上設計師智慧的建構,色彩作為建筑表皮抽象的視覺屬性,從單一的固有色彩逐步演變成最富有視覺沖擊力的建筑表現語言。不同色相、明度、艷度的顏色對比組合、建筑色與環境色的對比或協調及其豐富的技術變幻色,給建筑師提供了萬千種選擇的可能性。作為一名現代建筑師,對材料色彩的精準把握、對技術色彩的恰當運用,是關乎建筑作品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因素。如何運用材料豐富的色彩設計出統一但不單調、融于環境但又彰顯自我個性的建筑表皮,是建筑師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的永恒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