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在華建電線電纜工廠,產品覆蓋面廣,幾乎涉及所有電線電纜產品領域,從220-500kV高壓和超高壓交聯電纜,到細小的電子線纜,無所不有,工廠其規模有大有小。這些外資主要來自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瑞士、新加坡以及香港和臺灣等地。這些外資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中國市場上大顯身手。
市場競爭不必說,外商有他們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做法,能把用戶安撫得服服帖帖,而國內電纜公司只能眼看著人家生意紅紅火火。保護外資利益的政策,是外商的一把尚方寶劍,過五關斬六將,一往無前。但是,在當前全國電線電纜行業整體利潤上升的情況下,外資公司卻連連告虧。
很多電纜企業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國外企業的壓力。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知名電線電纜公司看好我國電線電纜市場,紛紛到我國合資建廠,這些合資或獨資公司對中國電線電纜制造水平、產量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使我國電線電纜的制造水平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正在漸漸縮小,同時國內原有的制造企業為了擺脫困境,也進行了資產重組,使企業的經營狀況得到了部分改善,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整個國內企業仍然存在著生產集中度低、制造成本高(尤其是當前原材料漲價)、技術開發投入少、開發能力不強等缺點,產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依然很弱。國外電纜巨頭自信地認為,隨著中國電纜業的新一輪發展,在未來5年有可能出現一至兩個可以和外資競爭的中國公司。其對中國電纜業的解讀,不禁讓人擔憂。無疑,中國電纜行業成就電纜強國的征途滿地荊棘。
雖然國內優秀的電纜企業與跨國電纜企業還有較大的差距。但通過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創新,中國電纜業成就電纜強國的夢想并不遙遠。目前電纜企業最需要的也許并不是埋頭苦干的心態,而是仰起頭來反思企業發展戰略,調整企業發展思路,推動企業全面創新提高。創造了太多奇跡的中國電纜企業并不害怕競爭,也許,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一定會在國內市場上出現眾多全方位抗衡國外電纜巨頭的中國電纜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