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送帶行業下游需求穩定,產業集中度提升,具備品牌和技術優勢的行業龍頭受益;與此同時,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本年中大幅下跌,并且橡膠供給過剩和需求不足將長期維持,顯著改善輸送帶企業盈利能力。總的看來,輸送帶行業估值較低,防御性好,對于2013年大盤趨勢較為謹慎的假設下,具有良好的絕對和相對收益,因此給予其"推薦"的評級。
輸送帶為易耗品,需求穩定
下游應用廣泛,為易耗品
輸送帶又叫運輸帶,廣泛用于工礦企業和交通運輸業,用于輸送各種塊狀、粉狀固體或成件物品。輸送帶可以實現運輸過程自動化,操作安全,能夠連續化、高效率、大傾角運輸,使用簡便,維修容易,運費低廉。典型的實驗表明,使用帶式輸送帶比人力作業減輕勞動強度60%,減少人工40%,提供工作效率3.5倍;如果與碼垛機和其他機械聯合作業,可以減輕勞動強度75%,減少人工40%,提供工作效率8倍。此外,輸送帶運量平滑連續,可靈活調整輸送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地形限制,工作效率優于螺桿輸送、振動輸送及加壓導管輸送等方式。目前有兩家上市公司生產輸送帶,寶通帶業和雙箭股份。
輸送帶主要應用的領域是煤炭、鋼鐵、水泥和港口行業,這些領域都是工作環境惡劣、工作量繁重的場所。大型流水線客戶一般都定期更換輸送帶,耐高溫輸送帶更換周期1 ~3個月,高強力輸送帶更換周期為6 ~12個月,為易耗品。
為了保持生產線穩定,客戶一般會避免隨意更換供應商,而是沿用之前的供應商。由于輸送帶在生產成本中占比相對較小,為易耗品,下游客戶需求穩定,價格不敏感。
下游客戶產量仍然增長,輸送帶需求穩定
雖然輸送帶下游行業鋼鐵、水泥和煤炭目前都比較低迷,但是輸送帶的需求仍然是增長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鋼鐵和水泥等行業目前雖然不景氣,但是產量仍然處于增長。輸送帶為易耗品,只要客戶產量維持在一定水平上,需求就不會減少。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1 ~6月份,我國水泥總產量10.96億噸,同比增長9.7%;1-5月上半年全國產鋼3.89億噸,同比增長7.4%;
第二,輸送帶行業龍頭公司的主要客戶為大型企業,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大型企業的開工率仍然能夠保持。例如,雖然1 ~6月份全國累計產煤17.9億噸,同比減少6800萬噸,下降3.7%,但是行業不景氣影響的主要是小煤礦,高端輸送帶的主要客戶為大型煤礦。這些客戶的產量仍然保持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1 ~5月份國有重點煤礦企業的產量同比增長了1.9%。
第三,我國還處于正在發展的工業化國家,生產的機械化和流水線化也會帶動輸送帶需求增加。隨著生產方式的發展,輸送帶適用的范圍越來越廣泛,也帶動需求的增長。
根據橡膠工業協會統計,2013年1 ~6月份,全國輸送帶產量增長5%。
關鍵競爭力是質量和品牌,優勢企業集中度提升
高端領域進入壁壘高
普通輸送帶領域進入壁壘相對低,但高端輸送帶進入壁壘很高。一條年產200萬平米普通輸送帶生產線的投資約為800萬元左右,生產相對容易;而高端輸送帶生產線投資較高,同樣產能的高性能鋼絲繩芯輸送帶生產線的投資在5000萬元左右。此外高端產品對耐磨、阻燃、防靜電、耐高溫、高強力等產品性能常常有特殊要求,企業必須具備相應的技術積累和研發能力。
大企業和小企業經營模式顯著不同
行業內大企業和小企業生存方式有顯著的差別。小企業由于缺少相應的研發和技術,難以進入高端市場,僅能生產出低端的產品,定位在區域市場的低端客戶,并采用低價競爭策略。由于訂單和盈利的波動性,小企業經常是根據訂單階段性地開工。
而大型企業定位于全國市場,主要靠綜合實力競爭,由于訂單來源廣泛,能夠保持持續的開工率,因為品牌形象較好,常常能保持一定的議價能力。
天膠集中成熟,價格大幅下跌
輸送帶生產成本中變化最大的因素是橡膠,包括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
天然橡膠,是指從橡膠樹上采集的天然膠乳,經過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彈性固狀物,主要成分為聚異戊二烯。天然橡膠全球產地主要是東南亞的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這三個國家總產量約占全球的72%。天然橡膠有65% ~70%用于輪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