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電子器件的發展歷程
隨著變頻器在我國數十年來的的發展,取得了可喜可賀的進步,但是如今是高科技領域的天下,任何技術在三五年沒有一次大的革新就意味著將會被一批企業所甩下。對產品的銷
售和企業的前景發展起到制約的作用。
這些年來,電力電子器件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從開始的SCR(晶閘管)、GTO(門極可關斷晶閘管),衍變到后來BJT(雙極型功率晶體管)、MOSFET(金屬氧化物場效應管)、SIT(靜電感應晶體管)、SITH(靜電感應晶閘管)、MGT(MOS控制晶體管)、MCT(MOS控制晶閘管),發展到今日的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HVIGBT(耐高壓絕緣柵雙極型晶閘管),器件的更新促使變頻器的應用領域更為廣泛,市場規模隨之迅速擴大。
變頻器技術和性能有待于革新
當前智能化自動化技術影響下,未來一段的時間變頻器也將迎來一個技術融合發展時期。對于變頻器來說,其性能的優劣主要是看三方面,第一是其輸出交流電壓諧波對電機的影響,第二是看對電網產生的諧波污染和輸入功率,第三則是看變頻器本身的能量消耗如何。這幾點的評判依據,便是要求變頻器不僅要達到智能化和集成模塊化,還要求進一步的降低變頻器使用過程及設備開關過程中所帶來的損耗。這些方面不僅成為了判定變頻器好壞的主要體現點,也是變頻器生產廠家需要不斷研發以及改進的重中之重。
多年來,國家發改委協同國家有關部門一直對變頻的技術開發、技術改造等予以了重點扶持,織了變頻調速技術的評測推薦工作,同時鼓勵有關單位抓開發、抓示范工程工程。以此為依托,國內變頻調速技術得到了一定的開發和推廣應用。對于我國來說,工業化進程尚未結束,高耗能產業占比大,仍將推動中國能源需求持續快速增長,工業高耗能大,國家的節能減排政策也使給國內變頻器企業有了更多機會。
國產變頻,市場在擴大、技術在進步、人才在增加,隨著國家扶持力度的加大及民營企業投入的增長,國產變頻必將迎來自己的春天。但是,不要急于高興。為了讓春天更加的長久,那就要讓技術更上一層,也就是說,不斷地超越技術。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國產變頻立于變頻綠林里。讓我們感到可喜的是,以智光為代表的國內變頻企業正不斷增加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未來,變頻器的技術發展直接關系到其產品的技術含量及質量,在變頻器的發展中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我國變頻器企業型的的趨勢發展方向
首先是技術核心導向型。“技術創新”大概是我國國產變頻器產業的集體之殤,起步晚、技術落后造成長期以來了我國國產變頻器在變頻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特別是如變頻器應用領域的鋼鐵行業、軌道交通等行業,因對技術要求極高使得國產變頻器鮮有涉足,因此也激勵了我國國產變頻器企業痛定思痛從而加大技術研發力量的投入,以國產變頻器企業匯川技術為例,據匯川技術公布2012年企業財報顯示,2012年匯川技術實現研發投入1.39億元,同比增長33.96%,占營業收入11.72%,而公司加大研發的投人勢必將保持產品的競爭力,也是國產變頻器企業為中長期持續發展必經途徑。
其次是專注行業細分市場型。據網絡數據顯示,我國變頻器市場潛力或超過1200億,因變頻器被廣泛應用于不同的工業領域,所以也促進我國國產變頻器企業轉型專攻與細分后的行業市場,而這一轉變也帶動了整體產業鏈向行業市場細分趨勢的發展。
最后就是我們的一定的自發自主的核心技術,在高技術的研究上加大投資,不依靠國外的核心技術,從而研發我們的專利技術,最終是要達到技術創新的目的,實現企業自強不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