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瑞克·希倫是洛素公司的市場傳媒總監,發泡水泥保溫板他所在的公司目前是中國最大的巖棉生產廠家,但產量有限,只占整個市場需求的5%。他沒有評價中國政府在此次大火中的監管表現,但他表示,在歐洲,高層建筑早已禁止使用聚氨酯這種材料,允許聚氨酯這樣危險的材料繼續在高層建筑使用,“是不可思議的”。
張盼,北京萊恩斯公司技術總監,也是聚氨酯的反對者,“他們(指聚氨酯工業網)給的數據是充分燃燒下的數據,請問誰的材料可以保證在火災時都可以充分燃燒?”他認為黃振利和季廣其的結構性防火實驗很不錯,但也認為這只是過渡性的措施,施工過程不好控制,“我們需要15天,他可能需要45天”,而火災隱患仍存,只有提升保溫材料的燃燒等級,例如他所在公司生產的酚醛等材料,才是最根本的出路。
盡管結論仍未明朗,但是時候繼續向前走了。張盼向記者出示了一份上海建委主管的建筑建材業網18號發布的《關于加強本市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防火質量管理的通知》,里面特地提及酚醛,作為北京唯一的酚醛材料生產公司,他們有得忙了。
驅車行駛在北京東五環上,張盼指給記者看路邊那些冒著叫停危險繼續做外墻保溫施工的大樓,說“公安部要防火,住建部要保溫,有重點很正常,但只考慮自己的需求,就會亂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