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中山盤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劉奇華(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m13265202532@163.com
聯系地址:中山市小欖鎮榮華中路88號聚龍創意谷D306-307室
郵編:5284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求購二手絲印機|二手絲印機回收|盤活網誠信平臺交易
關于我們
盤活網是深圳盤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創建,下屬單位有盤活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盤活網標志是51panhuo,意旨是我要盤活,是一個專注閑置資源交易服務平臺網站,專為企業提供設備評估、維修、升級改造、智能化改造、二手設備買賣交易、設備出租、代轉發加工、庫存回收、閑置材料(尾料、呆料、邊角料)買賣等服務,除了盤活網站平臺、51盤活手機網可免費即時發布供求信息之外,還提供線上和線下人工撮合交易服務,屬于B2B/F2B/F2F電商服務平臺,由20多位優秀企業家/會長/總裁/小欖總商會聯合發起,大大分擔企業采購壓力、降低采購成本,降低庫存壓力、提升設備產能、設備智能化效率作業、供應鏈成本控制和企業閑置品轉讓變現等等效益,大大提高企業資金周轉率,改善現金流,屬于共享分享經濟效益、環保再用平臺,大大提高企業競爭力,吻合國家供給側改革、創新改革、互聯網+政策。
2016年3月,盤活網正式成立于中山,首輪天使輪融資已經完成,A輪融資即將在2017年完成,F有運營部門、營銷策劃部門、IT技術編程部門、銷售團隊、HR、行政、財務和完整的售后服務體系,旨在幫助企業盤活閑置品,快速變現,降低庫存壓力、供應鏈成本和提高資金周轉率,改善企業現金流和企業效益。
企業文化
企業愿景:愿天下因盤活而更加美好
企業使命:幫助企業盤活資源,創造更大價值
企業價值觀:客戶至上、執行第一、良知奮進、激情敬業
求購二手絲印機|二手絲印機回收|盤活網誠信平臺交易
項目定位
企業定位:企業閑置資源/閑置品一站式交易服務平臺
產品服務定位:信息服務平臺——交易服務平臺——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
業務定位:閑置材料——閑置配件——閑置設備——閑置產能
平臺核心價值
盤活網平臺擁有自身的核心價值,助企降本方式:集約采購,降低采購成本;助企變現方法:工廠閑置品直接買賣,快速變現,買家少花錢,賣家多賺錢,提高企業效益和資金周轉率;助企融資渠道:供應鏈金融,解決企業資金短缺困境。
平臺服務
發布:閑置品信息平臺免費快速發布,推廣:精準貨品推廣服務,搜索:附近搜索高效匹配,采購:廉價品在線采購服務,撮合:工廠閑置品撮合交易 服務,集約:聯合會員集約采購。
求購二手絲印機|二手絲印機回收|盤活網誠信平臺交易
中山地址:中山市小欖鎮榮華中路88號聚龍創意谷D棟307/D203
深圳地址: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科苑大道北訊美科技廣場3樓502?
官方網址:zs.51panhuo.com
求購二手絲印機|二手絲印機回收|盤活網誠信平臺交易
B2B、B2C、C2C 這個三塊市場,未來的空間哪個更大?
最近有個朋友問我B2B、B2C、C2C 這個三塊市場,未來的空間哪個更大?我覺得,這幾個部分之間互相不可替代,都有存在的必要性,10年以內看不到哪一個會消亡的跡象。
如果它們不能彼此替代,那么比較它們哪一個更大就沒有太大意義,就好比比較紐約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哪一個的上市公司總市值更大一樣,數字上的差距沒什么意義。
如果來比較這幾個市場將來哪個發展更有前景,這就跟股市大盤走勢和個股的關系是一樣的,大盤走勢不能代表個股。C2C,B2C,C2B,B2B的整體市場容量,不管哪個大,和具體的從業者做哪個能成功是完全兩個概念。競爭環境、進入門檻、盈利水平、經營方式等等差異明顯,在一個相對細小的細分市場做到獨大,可能比在一個龐大但是競爭激烈的紅海里拼殺獲利更多。
關鍵還是看自己擁有多少資源,可以滿足哪一部分消費者的需求,能過多大程度上擁有競爭優勢,模式不是問題。
B2B和B2C都是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的,B2C則很大程度要依托B2B,也就是B2B2C。對于消費者B2C是觸手可及的,B2B似乎顯得過于陌生。但是一個運轉良好的B2C背后必須要有B2B的強力支持,而B2B又是要以企業內部的ERP,WMS,PLM甚至CRM的整合為依托。
國內傳統的生產,制造或者零售企業的IT系統還難以承擔B2B的重任,僅有的案例目前看來也遠未達到預期。相對于B2C,B2B的道路更加漫長。
C2C必須依托一定的平臺(譬如目前的淘寶),發揮長尾效應,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潛力有限。B2B解決的是供應商的上游到中游的問題,比如美國N年前就有了類似于Ingrammicro,V-Commerce,Take-Data,Synex之類的大型分銷商,他們給Amazon\Newegg等等大型的B2C公司供貨,因為出貨量大,有價格與庫存的調節能力,成為了B2C供貨的主要渠道。
B2C解決的是中游到下游的問題,有著標準化服務的優勢;而C2C則是對于海量商品與類目的補充,屬于商品差異化的優勢,用群眾的力量來彌補B2B終端銷售,以及B2C商品數量的缺陷。這3者本身是共存的,又是在同一產業鏈上,誰空間大?可以說誰做大了,對其他的多沒啥壞處。
C2B是一個相對比較新鮮的模式,隨著Web2.0-3.0的轉化,網民數量的提升,以及年輕人獨立個性的展現需要,會是一個對標準化商品類目之類的補充渠道。
準求商品的差異化,個性化,展現自己的能力,不隨大流。正如馬云之前提出的“Madeontheinternet”,就是這個意思。雖然在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是美國已經起步了幾年,可能會成為商品“去標準化”的一個星星之火,不過這個過程會很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