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沼公魚在新疆大水面的移植推廣研究
池沼公魚(HBpomesus olidus pallas)是一種偏冷水性,以食浮游動物為主的小型魚類,生活周期短,增殖率高,肉質鮮美,全魚可食,是北方大水面移植增殖的優良魚種。
1池沼公魚的分類地位及自然分布
池沼公魚隸屬于形目(Clupeiformes),胡瓜魚科(Osmeridae),公魚屬(Hypomesus)自然分布于北太平洋兩岸和北冰洋東部沿岸水系。1938~1943年池沼公魚由朝鮮移入中國東北的水豐水庫等地,1989年新疆水產科學研究所由吉林省將池沼公魚移植到新疆柴窩堡湖,并取得成功。

2新疆地區大水面分布及魚類資源特點
新疆地區水資源豐富,共有大小湖泊139個,其中大于5km2的湖泊有44個,占湖泊總面積的96%,湖泊總面積計51.72×10hm2?蛇M行漁業生產的湖泊面積約25.93×10hm2,占湖泊總面積的50.6%。我區有水庫472座,總水面6×10hm,總庫容58×10m3,其中可發展漁業生產的水庫面積約4.27×10hm。當前我區可進行漁業生產的大水面共30.88×10hm2,對于發展大水面養殖具有廣闊的前景。

本地區位于歐亞大陸,河流湖泊的形成和分布奇特,加上氣候因素,分布于其中的土著魚類有51個種和亞種,在天然漁業捕撈中占主導地位的主要有河鱸、東方歐編、湖擬鯉、銀鯽、貝加爾雅羅及國內其它水域移植而來的鯉、草、鏈、鰭等魚類。至1996年,本地區大水面捕撈產量為8447t,平均產量約為27.35kg·hm2,占本地區水產品總產量的17.61%?梢姳镜貐^大水面的產量相對還較低,制約著整個水產業的發展,因此改善大水面養殖環境,提高大水面養殖產量,是新疆地區水產發展的重要課題,池沼公魚的引進和推廣,為本地區大水面漁業發展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3池沼公魚的引進、人工繁殖及移植推廣
1989年4月由吉林省移植池沼公魚受精卵1×10粒,投放到柴窩堡湖,經過2a的自然增殖和人工繁殖,在該湖形成了較大的群體,并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從1991~1994年共捕獲池沼公魚40.5t,成為這一時期該湖的主要經濟魚類(表1)。
為了進一步擴大池沼公魚的移植推廣面?1991年3~4月在柴窩堡湖進行了池沼公魚的人工繁殖?采集受精卵5×108 粒?向博斯騰湖、賽里木湖、烏倫古湖、塘巴湖、天池、哈密、石城子水庫、和豐國營牧場水庫進行了移植。

1993年對以上各移植水體的池沼公魚增殖情況進行了試捕和調查?博斯騰湖捕獲池沼公魚4?2t?烏倫古湖后泡子30尾?天池1尾?石城子水庫5kg?賽里木湖1尾?塘巴湖水庫未捕到?僅博斯騰湖和石城子水庫的增殖效果顯著?達到了移植的漁業效果?除塘巴湖水庫移植未成功外?其它水域都達到了移植生物學效果?即移植個體正常繁殖且后代成活。

1994~1997年?本著在全疆進一步推廣池沼公魚的目的?對1991年移植水域的池沼公魚進行了較全面的試捕和生物學調查?并且在博斯騰湖、石城子水庫、天池、烏倫古湖進行池沼公魚人工繁殖并向其它水域移植?4a 中在以上4地共采集12.65×108 粒池沼公魚受精卵移植到達烏松湖、克拉瑪依市調節水庫、哈密二渠水庫等水域?以及甘肅、青海、黑龍江等地水庫?池沼公魚的移植不僅在疆內展開?而且在國內其它省份也取得了成功(表1)。從表1可知?1989~1997年?在疆內外各大水域共移植池沼公魚受精卵12.99×108粒?在柴窩堡湖?博斯騰湖等地共采集池沼公魚受精卵17.65×108 粒?共移植推廣水面約29.24×104 hm2。

1989~1996年移植水面?經過幾年的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在柴窩堡湖、博斯騰湖、石城子水庫、天池、烏倫古湖、劉家峽水庫、龍洋峽水庫等水域已經具有一定的生產潛力?幾年來共捕池沼公魚1012?802t?經濟效益顯著?其它移植水體處在種群增殖階段。4 對全疆各大水域池沼公魚生物學方面的研究在池沼公魚推廣期間對移植在全疆各大水域的池沼公魚作了生物學、生長、繁殖等方面的測定和研究。

4?1 對池沼公魚生物學性狀的測定(表2)
1994年3~5月對已形成群體的水域?如博斯騰湖、柴窩堡湖、石城子水庫、天池、烏倫古湖水域的池沼公魚的14個生物學性狀進行了測定?結果列于表2。從表2可以看出?池沼公魚移入以上水域后?其主要分類性狀如:鱗式、胸鰭、背鰭、腹鰭、臀鰭、尾鰭的不分支鰭條和分支鰭條的數目和原產地水豐水庫相比都未發生較大變化?說明池沼公魚移入新疆各大水域后在性狀上未發生明顯變異?但在體長、平均體重方面都明顯大于水豐水庫?說明本地各移植水域的生物和非生物環境適宜池沼公魚的生長繁殖。
4?2 各移植水域中池沼公魚的豐滿度經測定?利用 FULTON 公式計算出博斯騰湖、天池、柴窩堡湖、烏倫古湖池沼公魚豐滿度?并與水豐水庫進行比較?其結果列于表3從表3可以看出?本地區各測定水域中池沼公魚豐滿度均大于水豐水庫?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為:博斯騰湖(1?442)>柴窩堡湖(1?088)>天池(0?940)>烏倫古湖(0?889)>水豐水庫(0?859)?說明本地區各測定水域中池沼公魚的含肉率大于原產地水豐水庫。

4?3 池沼公魚繁殖力測定
經對博斯騰湖和柴窩堡湖池沼公魚繁殖力抽樣測定?它們的絕對懷卵量分別為17664~24009粒(平均21523粒)和9576~18057粒(平均12220粒)?相對懷卵量分別為每克體重1304粒和1197粒。
5 池沼公魚在移植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5?1 資源保護方面?池沼公魚是一個新移入魚種?在各移入水體正處在種群增殖和擴大階段?雖然在部分水體中已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但種群的自我保護能力還比較弱;在柴窩堡湖?由于在繁殖場過度捕撈?致使該湖近年池沼公魚產量下降?為使各移植水體中公魚種群不斷擴大?產量穩步上升?應加強對池沼公魚產卵場的保護?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避免在產卵場的亂捕濫撈。

5?2 在捕撈方面?在資源保護的前提下?制定適宜的捕撈時間、場所?使用適當的捕撈工具。某些山谷型水庫、湖泊?如哈密石城子水庫、天池的捕撈作業困難?無法及時地捕撈利用公魚資源;應提高捕撈技術?改善捕撈條件?及時地利用各移植水體中的池沼公魚資源。
5?3 池沼公魚在部分水域的移植已取得成功?但它的種群還在變動狀態。它在該水體中的生存和發展機制?與水體中餌料生物及其它種群的生態關系?它給整個水體資源帶來的生態效應?是池沼公魚移植方面的一個重要課題?它直接關系到池沼公魚移植的成敗與否?應進行考察研究。

池沼公魚進一步移植推廣不但給本地區漁業生產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向國內其它地區提供可移植受精卵?以及相應的移植技術服務?帶動和支持相鄰省份大水面漁業生產的發展。隨著池沼公魚移植和產量的不斷上升?可進一步帶動魚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和行業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