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洪梅零星廢水處理申報
面積只有33平方公里的洪梅鎮,近三分之一的面積被水域覆蓋。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這座水鄉小鎮的生態大環境。清退生豬養殖,將高污染企業請走,引入微生物凈化水質、大規模清淤復綠,洪梅的水環境優化悄然改變當地的生態經濟。
水干凈了 水鄉特產重回餐桌
“你看,這就是蟛蜞,這種小生物對水環境很挑剔”。江建祥是洪梅鎮副鎮長,分管的工作內容包括環境保護、污水處理,對于洪梅的水環境變化,他有很深的感悟。“蟛蜞是水鄉人小時候常吃的,有一段時間因為水質污染嚴重,這些小家伙都不見了。這幾年我們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力度很大,蟛蜞又回來了”。3月23日,記者走進洪梅鎮金鰲沙村,這是洪梅打造“美麗村居”工程的重要一站。村口近水道的泥潭邊,有村民直接赤腳下水撈魚,數量眾多的蟛蜞在他腳邊的泥洞里,不斷鉆進鉆出!安粌H蟛蜞回來了,水里游的小魚種類也越來越多!
在很多水鄉人的記憶中,蟛蜞醬拌飯是一道不容錯過的美味。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因為主原料——蟛蜞的急劇減少,這道美食逐漸退出水鄉人的餐桌,有食客抱憾蟛蜞醬“吃一罐少一罐”。2014年起,洪梅鎮大力度整頓污染企業,根據全市部署,將一批“兩高一低”企業請走。截止2016年,該鎮在市財政暫未對非造紙企業進行退出獎勵、鎮財政并不寬裕的背景下,拿出約3000萬元對主動退出的企業進行適當獎勵。2015年-2016年,洪梅鎮共引退造紙、漂染、洗水、印花、電鍍、制革等六大行業企業34家,每年減排工業廢水560萬噸,廢氣的排放量也急劇減少。洪梅主河涌的水質從2014年的劣五類水,進化成如今的三類水。
“洪梅鎮的面積在整個東莞,只比石龍大。全鎮近三分之一的面積被水域覆蓋,再扣除農保用地,真正可用的建設用地面積僅有11平方公里。而這些地塊上,已經建起了學校、居民區、政府以及工廠!睋槊锋傸h委副書記、鎮長梁志剛介紹,閑置土地,特別是大規模、成片的閑置土地緊缺,是洪梅再發展面臨的大難題。
用好剩余土地,又要做好環保文章,洪梅選擇向綠色生態農業要效益。譚鳳平是洪梅鎮第一個推出無花果種植的農場主,也是東莞第一批做家庭農場的“嘗鮮客”。管理著40多畝土地,她從剛開始的單一農產品種植,發展到現在不同季節搭配不同果蔬,甚至開發出適合小朋友玩樂的西瓜“保齡球”大賽等項目,將農場的“親子牌”玩得風生水起,從而帶動周邊不少家庭農場加入布局“農場經濟”。
洪梅的都市農業項目通過民間力量走出了頗具規模的第一步,接下來,洪梅還將打造生態觀光旅游,對已統籌但閑置多年的烏沙大圍東地塊進行包裝開發,致力打造洪梅首個集農業生產、科普教育、農耕體驗、休閑觀光于一體的鎮級農業園區,院內規劃設置了棗紅糯及優質稻種植區、垂釣及科普農耕體驗區、果蔬種植區和賞荷活動區等區域。
“水是流動的,主河道干凈了,支流的河涌也受惠!焙槊锋偟奈鍌美麗幸福村居建設村大部分鄰水而居,主河道的水域凈化,加上各村居截污支次管網的陸續鋪設,讓當地村民真正享受到身居水鄉的詩情畫意。在洪屋渦村,內河涌通過引進微生物治理、加上大規模換泥清淤,當地的水生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沿岸被種上應季而生的綠植,花團景簇。洪屋渦村村委還通過改變河涌入河口,在近河口處建設游泳池,引入活水游泳,用好凈化水的同時,進一步豐富村民的日常生活。
當地村民生活環境的優化,離不開鎮政府財政的投入,而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小沖突是政府執政時繞不開的“燒腦題”。理文造紙不僅是洪梅鎮的拳頭企業,其“綠色高檔生活用紙項目”更是入選2017東莞重大建設項目。洪梅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梁志剛表示,“即便是這樣的財政大戶,我們在對他們的環保要求上也沒有降低要求。”理文造紙位于洪梅河西工業區,作為上市企業,它的日常排污監控已經納入國家環保廳的監控范疇,環保部門對其廢氣、廢水的再處理及排放都有嚴格的要求。洪梅鎮在此基礎上繼續加碼,安排環保監察人員進行日常監察,并根據市民投訴情況與企業及時溝通。
本公司擁有多年環評經驗,專業辦理環評報告,排污許可證等環保業務,為您解決生產過程所有環保問題你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我們擅長的工作,竭誠為您服務,想了解更多如何處理零星廢水的相關信息請關注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