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理中心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區域內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或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務而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公共場所和街道清掃垃圾、醫院生活垃圾、商業生活垃圾等。其主要成分包括廚余垃圾、廢紙張、廢塑料、廢織物、廢玻璃、草木、灰土、磚瓦等。
深圳市是近20年發展起來的現代化城市,1979年深圳還是一個沿海的邊陲小鎮。特區成立以來,深圳市的垃圾數量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經濟的發展而迅速增長。1986年深圳市的垃圾產量為400噸/日,1995年增至2480噸/日,1999年又增加到2900噸/日,到了2005年垃圾產量已經達到9480噸/日。其中,居民家庭、道路清掃、商場飲食業和事業單位是生活垃圾的主要來源。近年來,隨著經濟的民展,深圳市的垃圾組成成分也在不斷地好生生變化,主要表現在紙類、織物等有機物的含量逐年提高,這就說明,垃圾中可利用的物質在不斷增加,這就充分地表明垃圾分類收集,實現資源再利用的必要性。
深圳從1998年開始就已經實行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但由于缺乏經驗和相關的政策支持,效果一直不大明顯。一直到2000年6月,深圳被國定建設部正式列為全國8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之一,相關的部門才得以重視,有關的政策也相繼出臺。
當您把一個礦泉水瓶、一節舊電池丟棄的時候,可曾想過,這些垃圾可能對我們所處的城市環境造成影響?
27日下午,《深圳市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6-2020年)》獲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該計劃提出,經過五年努力,我市將建立國內領先的固體廢物全過程監管機制。

深圳處理固體廢物遵循四大原則
固體廢物污染、垃圾圍城是國內外大城市普遍面臨的挑戰。2015年底,在全市第四次環境形勢分析會上,我市專題研究了我市生活垃圾、餐廚垃圾、建筑廢棄物、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等各種形式的固體廢物,人居環境委等部門隨即著手編制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該計劃提出了對固體廢物處理的四大原則:
一是安全處理原則。為減少安全風險,行動計劃將強化企業的主體責任和各部門的行業監管責任作為首要任務,明確要求各企業建立安全評估和監測預警機制,強化隱患排查以確保各類別固體廢物都能得到安全和妥善的處置。
二是分類和減量原則。行動計劃分別就生活垃圾、建筑廢棄物、污水廠污泥、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如何進行分類和減量進行了具體規定。
三是全過程管理原則。行動計劃就如何大力推進智能化監管和監測預警機制,如何進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監控和管理,全面提升政府監管能力進行了具體規定。
四是公眾參與原則。行動計劃要求固體廢物設施在建設和運行管理階段都要做到充分的信息公開,以鼓勵社區居民和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監督固體廢物處理過程。
打造固體廢物處理設施深圳標準
《行動計劃》提出了七大類27項工作舉措:
一是強化安全監督管理。建立安全責任體系,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強化行業監管責任;建立安全評估機制,強化監測預警。
二是完善政策法規及技術標準體系。參照國際先進標準,打造固體廢物處理設施深圳標準;加強再生產品技術標準體系建設;鼓勵再生產品開發應用。
三是完善固體廢物防治規劃和能力建設。制定固體廢物防治專項規劃,提前預測和布局處理設施;嚴格控制周邊用地規劃,減少對周邊公眾的影響。
四是全面提升現有設施的處理水平。對現有生活垃圾設施、建筑廢棄受納場、污泥處理設施和危險廢物設施進行改造,提升運營水平、提高處理能努力。
五是大力推行源頭分類和減量。根據生活垃圾、建筑廢棄物、污水處理廠污泥、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等各自特點,分別采取可操作性強的源頭減量措施。
六是強化監管與執法。
七是推行信息公開,加強宣傳教育。
據介紹,這些工業固體廢棄物中,工業危險廢棄物占12%,其余為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前者主要為電鍍廢液、線路板清洗液,經處理后產生的硫酸銅等物質不僅重新進入生產領域,還銷往香港、中東、歐洲等地。后者主要為煤灰、爐渣等,處理后制成建筑建筑材料、重新用于煉鋁及污水凈化等。
如何解決固體廢物?這一難題已是現在廣大的工廠面臨的大的環保難題,如果不處理好的話,不僅要面對環保局的處罰,工地項目也不得不停工,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公司是一家專業的環保設備廠家,你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我們擅長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