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昆明雙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江燕(小姐)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1305490017@qq.com
聯系地址:昆明官渡區矣六鄉海運花園9棟
郵編:650213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昆明雙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專業培育蘭科植物及種植,野生白芨,靈芝,重樓的采集及研究,在中國白芨協會相關專家、教授指導下,公司自2010年開始進行對野生白芨的品種篩選,采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在白芨的細胞培養、母苗塊莖培養所用的特種組培配方,培直播苗的馴化方法,仿野生栽培方法,栽培基質,人工大面積栽培方法及種植裝置等領域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摸索出了一整套科學方法。特別是公司研發的“雙穗1號 ”特大紫花三叉白芨,從白芨幼苗初期營養、培育、及生根苗分化、種苗栽培等方面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
并且“雙穗1號”特大白芨種植種苗具有成活率高、產量高、抗病性強、藥用價值大,經濟效益顯著等優勢。
公司已經與云南大型中藥集團聯姻,為共同打造中藥大數據全產業鏈奠定堅實基礎。力爭在三年內完成都市農業、中藥休閑觀光農業、中藥林下種植特色農業等特色產業。逐步形成集中藥農業、中藥工業、中藥商業全產業鏈的中藥特色產業園。公司本著“實力贏得信賴,造福億萬農家”的經營理念,大力向全國推廣素有“滇靈圣草”之稱的白芨的人工培育、直播、栽培技術,竭誠歡迎“關注白芨、研究白芨、開發白芨的有識之士加入,將中國的白芨事業做大做強,讓這顆中藥奇葩造福于人類。
地址 云南昆明官渡區矣六鄉子君村海運花園9幢20層
昆明雙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4小時聯系電話 江經理:17869410020 技術QQ 1305490017
免費技術咨詢15288239941
新華社蘭州8月17日電(記者連振祥)一項最新的考古表明,河西走廊地區不僅僅是對外交流和貿易的通道,也是小麥進入中國的一條重要通道。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發布了河西走廊西城驛遺址考古發掘信息。在歷時8年多的發掘中,出土了一些碳化小麥和大麥。“西城驛遺址小麥出現的年代在距今4000年前后。”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陳國科博士說。
西城驛遺址是一處以從事旱作農業為主,兼有飼養、并進行著冶金等手工業生產的史前聚落址,地處河西走廊中部黑河邊上的張掖市境內,范圍為35萬平方米,距今約4100年至3500年。
考古表明,在西亞馴化的麥類作物在距今4000年前就已經傳入河西走廊。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紹,西城驛遺址的農業是以粟、黍為主的旱作農業。西城驛一期時(距今約4100年至4000年)種植以粟黍為主,二期時(距今約4000年至3700年)種植有粟、黍、小麥、大麥,三期時(距今3700至3500年前后)麥類成為粟、黍之外的另一種重要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