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縫焊管表面熱處理是指材料在固態下,通過加熱、保溫和冷卻的手段,改變直縫焊管表面的化學成分與組織,獲得所需性能的一種直縫焊管熱加工工藝。以下是六種表面熱處理方法。
表面淬火。
通過不同的熱源對大口徑直縫管進行快速加熱,當零件表層溫度達到臨界點以上(此時直縫焊管心部溫度處于臨界點以下)時迅速予以冷卻,這樣直縫焊管表層得到了淬硬組織而心部仍保持原來的組織。工業上應用最多的為感應加熱和火焰加熱表面淬火。
化學熱處理。
將直縫焊管置于含有活性元素的介質中加熱和保溫,使介質中的活性原子滲入直縫焊管表層或形成某種化合物的覆蓋層,以改變表層的組織和化學成分,從而使零件的表面具有特殊的機械或物理化學性能。
接觸電阻加熱淬火。
通過電極將小于5伏的電壓加到直縫焊管上,在電極與直縫焊管接觸處流過很大的電流,并產生大量的電阻熱,使直縫焊管表面加熱到淬火溫度,然后把電極移去,熱量即傳入直縫焊管內部而表面迅速冷卻,即達到淬火目的。
電解加熱淬火
將直縫焊管置于酸、堿或鹽類水溶液的電解液中,直縫焊管接陰極,電解槽接陽極。接通直流電后電解液被電解,在陽極上放出氧,在直縫焊管上放出氫。氫圍繞直縫焊管形成氣膜,成為一電阻體而產生熱量,將直縫焊管表面迅速加熱到淬火溫度,然后斷電,氣膜立即消失,電解液即成為淬冷介質,使直縫焊管表面迅速冷卻而淬硬。
激光熱處理。
激光在熱處理中的應用研究始于70年代初,隨后即由試驗室研究階段進入生產應用階段。當經過聚焦的高能量密度(10W/cm)的激光照射金屬表面時,大口徑表面在百分之幾秒甚至千分之幾秒內升高到淬火溫度。
電子束熱處理。
電子束表面淬火除應在真空中進行外,其他特點與激光相同。當電子束轟擊金屬表面時,轟擊點被迅速加熱。電子束穿透材料的深度取決于加速電壓和材料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