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是我國經濟支柱性企業,在過去數十年一直拉動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然而因為發展速度過快,導致建筑施工企業存在種種亂象,為了利益最大化,各種掛靠、層層分包、轉包,空心化企業十分嚴重。
但是從16年開始,國家就出臺了各項政策,嚴厲打擊建筑行業不合法的掛靠現象。很多企業也有感受,相關部門對資質審批越來越嚴,即使獲取了資質后也要面對各種核查。
隨著建筑行業的改革如火如荼,招投標行業的改革也進入了深水區,電子招投標的全面推行,已經箭在弦上。那么,電子化招投標是如何操作的呢?企業在參與投標的時候有哪些行為會導致投標不成功呢?資質管家小編今天為大家詳解。
電子招投標平臺會智能化檢測出什么?
① 自動篩查不同投標文件是否由同一臺電腦制作
② 自動計算匯總各項評分,輔助評審專家判斷
③ 各環節全程留痕,所有資料自動歸檔,全程追溯
哪些串標行為會被電子系統標記為違規行為?
招標文件雷同,比如格式、字體、表格顏色等相同,招標文件中錯誤的地方相同,投標文件的裝訂形式、厚薄、封面等相類似甚至相同,售后服務條款雷同。
不同投標人的投標報名的IP地址一致,或者IP地址在某一特定區域。
不同的投標人的投標文件,由同一臺電腦編制或同一臺附屬設備打印。
一家投標人的投標文件中,裝訂了另一家投標人名稱的文件材料,比如:出現了另一家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權代理人簽名,加蓋了另一家投標人公章等。
不同投標人的投標保證金由同一賬戶資金繳納。
多個投標人使用同一個人或者同一企業出具的投標保函。
雖然電子化招投標會比較嚴格,看起來也比較麻煩,但是,電子化招投標可以解決很多傳統招投標方式不能解決的問題,比如甲乙雙方及時的溝通、信息的共享、招投標過程更加陽光透明及方便數據的存儲等等,所以招投標行業內的各個主體應該認可并積極支持電子化招投標的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