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營寶鋼上鋼五廠H13模具鋼,撫鋼H13(電爐、電渣)熱作模具鋼
專營寶鋼上鋼五廠H13模具鋼,撫鋼H13(電爐、電渣)熱作模具鋼
產品價格:¥18.5(人民幣)
  • 規格:∅18-∅320
  • 發貨地:上海
  • 品牌:
  • 最小起訂量:1KG
  • 免費會員
    會員級別:試用會員
    認證類型:企業認證
    企業證件:通過認證

    商鋪名稱:上海灃會工業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王雪(小姐)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295270227@qq.com

    聯系地址: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環城東路

    郵編:201501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商品詳情

      H13

      合金工具鋼簡稱合工鋼,是在碳工鋼的基礎上加入合金元素而形成的鋼種。

      其中合工鋼包括:量具刃具用鋼、耐沖擊工具用鋼、冷作模具鋼、熱作模具鋼、無磁模具鋼、塑料模具鋼。

      H13是熱作模具鋼。執行標準GB/T12992000。

      統一數字代號A20502;

      牌號4Cr5MoSiV1

      化學成分%

      C0.32~0.45,

      Si0.80~1.20

      Mn0.20~0.50,

      Cr4.75~5.50,

      Mo1.10~1.75

      V0.80~1.20,

      p小于等于0.030

      S小于等于0.030;

      熱處理:(交貨狀態:布氏硬度HBW10/3000(小于等于235)),淬火:790+-15度預熱,1000度(鹽浴)或1010度(爐控氣氛)+-6度加熱,保溫5~15min空冷,550+-6度回火;退火、熱加工;

      特性及用途:系引進美國的H13空淬硬化熱作模具鋼。期性能、用途和4Cr5MoSiV鋼基本相同,但因其釩含量高一些,故中溫(600度)性能比4Cr5MoSiV鋼要好,是熱作模具鋼中用途很廣泛的一種代表性鋼號。

      H13鋼的化學成分的分析

      H13鋼是C-Cr-Mo-Si-V型鋼,在世界上的應用極其普遍,同時各國許多學者對它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并在探究化學成分的改進。鋼的應用廣泛和具有優良的特性,主要由鋼的化學成分決定的。當然鋼中雜質元素必須降低,有資料表明,Rm1550MPa,材料含硫量由0.005%降到0.003%,會使沖擊韌度提高約13J。十分明顯,NADCA 207-2003標準就規定:優級(premium)H13鋼含硫量小于0.005%,而超級(superior)的應小于0.003%S0.015%P。下面對H13鋼的成分加以分析。

      碳:美國AISI H13,UNS T20813,ASTM(最新版)的H13FED QQ-T-570H13鋼的含碳量都規定為(0.32~0.45%,是所有H13鋼中含碳量范圍最寬的。德國X40CrMoV5-11.2344的含碳量為(0.37~0.43%,含碳量范圍較窄,德國DIN17350中還有X38CrMoV5-1的含碳量為(0.36~0.42%。日本SKD 61的含碳量為(0.32~0.42%。我國GB/T 1299YB/T 0944Cr5MoSiV1SM 4Cr5MoSiV1的含碳量為(0.32~0.42%和(0.32~0.45%,分別與SKD61AISI H13相同。特別要指出的是:北美壓鑄協會NADCA 207-90、207-97207-2003標準中對H13鋼的含碳量都規定為(0.37~0.42%

      鋼中含碳量決定淬火鋼的基體硬度,按鋼中含碳量與淬火鋼硬度的關系曲線可以知道,H13鋼的淬火硬度在55HRC左右。對工具鋼而言,鋼中的碳一部分進入鋼的基體中引起固溶強化。另外一部分碳將和合金元素中的碳化物形成元素結合成合金碳化物。對熱作模具鋼,這種合金碳化物除少量殘留的以外,還要求它在回火過程中在淬火馬氏體基體上彌散析出產生兩次硬化現象。從而由均勻分布的殘留合金碳化合物和回火馬氏體的組織來決定熱作模具鋼的性能。由此可見,鋼中的含C量不能太低。

      5%CrH13鋼應具有高的韌度,故其含C量應保持在形成少量合金C化物的水平上。Woodyatt Krauss指出在870℃的Fe-Cr-C三元相圖上,H13鋼的位置在奧氏體A和(A+M3C+M7C3)三相區的交界位置處較好。相應的含C量約0.4%。圖上還標出增加CCr量使M7C3量增多,具有更高耐磨性能的A2D2鋼以作比較。另外重要的是,保持相對較低的含C量是使鋼的Ms點取于相對較高的溫度水平(H13鋼的Ms一般資料介紹為340℃左右),使該鋼在淬冷至室溫時獲得以馬氏體為主加少量殘余A和殘留均勻分布的合金C化物組織,并經回火后獲得均勻的回火馬氏體組織。避免使過多殘余奧氏體在工作溫度下發生轉變影響工件的工作性能或變形。這些少量殘余奧氏體在淬火以后的兩次或三次回火過程中應予以轉變完全。這兒順便指出,H13鋼淬火后得到的馬氏體組織為板條M+少量片狀M+少量殘余A。經回火后在板條狀M上析出的很細的合金碳化物,國內學者也作了一定工作。

      眾所周知,鋼中增加碳含量將提高鋼的強度,對熱作模具鋼而言,會使高溫強度、熱態硬度和耐磨損性提高,但會導致其韌度的降低。學者在工具鋼產品手冊文獻中將各類H型鋼的性能比較很明顯證明了這個觀點。通常認為導致鋼塑性和韌度降低的含碳量界限為0.4%。為此要求人們在鋼合金化設計時遵循下述原則:在保持強度前提下要盡可能降低鋼的含碳量,有資料已提出:在鋼抗拉強度達1550MPa以上時,C量在0.3%-0.4%為宜。H13鋼的強度Rm,有文獻介紹為1503.1MPa(46HRC)1937.5MPa(51HRC) 

    在線詢盤/留言
  • 0571-87774297  
    成人另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