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與小米,誰才是南京智能家居未來的獨角獸?
華為與小米,誰才是南京智能家居未來的獨角獸?
產品價格:¥9988(人民幣)
  • 規格:智能家居加盟
  • 發貨地:智能家居企業
  • 品牌:
  • 最小起訂量:1南京物聯
  • 免費會員
    會員級別:試用會員
    認證類型:企業認證
    企業證件:通過認證

    商鋪名稱:南京物聯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總部

    聯系人:黎經理(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1391822616@qq.com

    聯系地址: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秣周東路12號

    郵編:2100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商品詳情

      華為與小米,誰才南京智能家居未來的獨角獸?

      在國內領先智能家居企業南京物聯傳感技術有限公司帶領下,中國智能家居走在了世界的前端,而且這股物聯傳感智能家居浪潮越來越熱,前后引來了手機界兩大霸主小米、華為加入智能家居行業。

      在華為旗下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兩周年之際,榮耀非常榮耀地發布了智能家居戰略,這是個什么情況?

      如有對智能家居感興趣,想加盟代理或是合作的可聯系

      南京物聯傳感技術有限公司 黎經理 185 0141 2836 智能家居QQ群:454166550

      一、情況是這樣的

      網購小狂歡當天——12月12日,在深圳大運中心,華為榮耀隆重地拉開了為期兩天的兩周年慶典暨新品發布會活動。活動首日下午的發布會上,榮耀發布了榮耀路由Pro、榮耀Wi-Fi穿墻寶、榮耀盒子voice三款單品。不過,在發布會開始,榮耀總裁趙明卻用了近一個小時大談特談智能家居市場。

      而就在這一個小時里,除了對智能家居市場各種分析外,華為&榮耀的智能家戰略也浮出了水面。接下來要說的,可能現在不少人都知道了,趙明在這段時間里正式發布了華為&榮耀智能家居戰略并推出HiLink協議。

      2016年華為智能家居戰略的計劃方面,趙明宣布,在二季度,華為將發布HiLink SDK正式Release、Huawei LiteOS源碼Release和智能家居云產品;三季度,華為將與智能家電廠商和解決方案廠商實現互通,同時還將引入一些應用與服務廠商;四季度,華為將與智能照明、安防和能源管理類設備進行互通。

      關于Hilink協議,是早前華為推出的LiteOS物聯網操作系統的一個鏈接點,類似蘋果的Homekit,兼容ZigBee、WiFi和藍牙等多個通信協議,被稱為物聯網設備之間的“普通話”。同時,搭載Hilink協議的路由器支持快速介入,分布式組網、統一APP、智能配置等功能。支持Hilink的終端設備,可自動智能連接組網,并且網絡中的路由器和終端設備,在網絡配置發生了變化后,可以相互智能學習連接配置。

      總之,華為&榮耀智能家居戰略就是要以連接為核心,以技術為驅動,與眾多垂直行業領導品牌一起,共建一個全連接的智能家居開放生態,為用戶提供舒適、簡單、自由的智能家居體驗,致力于成為開放、互聯、高效的智能家居生活的技術樞紐。

      二、華為&榮耀為什么要推智能家居戰略

      今年的雙11,華為手機成為重要贏家,阿里官方排名顯示,手機銷售額方面,依次是華為、蘋果、小米、魅族、奇酷大神。其實,單榮耀手機雙11當天在天貓平臺上銷售額就達11.23億元,銷量達93.72萬臺,手機銷售額第一、銷量第二。

      那么問題了,拋開華為的其他業務不提,只拿手機的數據來看,銷量十分可觀,為什么還要推出推智能家居戰略呢?

      1.國內手機市場潛在天花板

      華為手機(包括榮耀)這兩年打了不少漂亮仗,而華為Mate7的700萬部銷量甚至創造了中國內地手機品牌中高端的銷售奇跡,令人刮目相看。但是,華為Mate與榮耀手機持續火爆,也給我們很多人造成了手機市場繁榮的假象。

      不久前,外媒報道,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稱,在經過了多年逾10%的高速增長后,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預計將在世界范圍內首次出現全年個位數增長。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增長9.8%,至14.3億部,未來幾年的增速將進一步放緩。

      中國、印度和印尼等發展中國家的智能手機銷量近年來已推動出貨量升高,但中國市場目前基本飽和。IDC表示,中國已從首次購買智能手機用戶市場轉變為手機換機市場。該公司預計今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增幅將為較低的個位數。

      顯而易見,在消費者終端方面,華為需要未雨綢繆。

      2.物聯網智能家居前景廣闊

      與智能手機可挖掘的市場空間越來越窄不同,包括智能家居在內的物聯網雖然如蝸牛般發展多年,但仍是一片藍海,伴隨著無線通信、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應用的日漸成熟,前景十分可期。

      華為曾預測,到2025年,物聯網設備的數量將接近1000億,新部署的傳感器速度將達到每小時200萬個。到2025年,55%的物聯網應用將集中在商業領域,如智能化制造、智能化電商、智慧城市、智能公共服務等領域。

      而研究機構Research and Markets發布的最新報告預計,未來五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和服務市場將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長,到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80億美元。易觀智庫今年7月發布的《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5》則指出,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將在2016年出現明顯增長,2018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到1800億元人民幣。

      3智能家居領域尚未出現獨角獸

      在國際方面,智能家居領域最耀眼的明星無疑還是谷歌、三星、蘋果等現有巨頭。然而,即便谷歌以32億美金收購智能家居設備初創公司Nest,Nest背靠谷歌這棵大樹又以5.55億美金收購云智能攝像頭廠商Dropcam,但在智能家居領域谷歌仍算不上大佬。同樣的還有三星,三星積累相關專利,擁有各類智能家電,同時還以2億美金收購智能家居平臺SmartThings,可是三星電子還是三星電子,在智能家居領域稱不上領頭羊。

      在國內方面,智能家居行業發展可謂欣欣向榮,但所謂的智能家居巨頭還是空白。最近,36氪在WISE大會上正式發布了《2015年氪估值排行榜Top500》,這份榜單涵蓋了2012年至今具備互聯網屬性且未上市的公司,包括智能家居企業。而縱觀整個榜單500強,不說上榜的智能家居企業屈指可數,估值最高的智能家居企業物聯傳感也只達到30.5億,位居第83位。

      三、華為智能家居的SWOT

      在智能手機領域,華為站穩了腳跟,在智能家居又會怎樣呢?我們不妨通過SWOT分析法,來看一看華為智能家居目前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

      1.優勢

      在智能家居方面,華為雖然起步晚,但優勢還是比較明顯,華為的優勢就是華為的整體實力。這里且不說華為原來積累的通信業務(固網、企業網、終端、芯片等),專利技術,市場渠道,榮耀發布的路由、盒子等方面的優勢,還用經濟數字來說話。

      同樣都未上市,早前小米估值是400億左右美金,那么作為唯一未上市的世界500,華為公司的估值是多少呢?現在沒有權威數字,去年2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聯想集團原總工程師倪光南在北京國貿發表演講時稱,華為如果上市,市值可以達到聯想的十倍,達到接近8000億人民幣。

      如此高的估值足以說明華為家底極為雄厚,這種實力呈現放在“戰局混亂”的智能家居領域就是頭頂上的光環,甚至可以做到一呼百應,今年的首屆華為開發者大會就是最好的說明。首屆華為開發者大會不但吸引了大批開發者,而且吸引了全國20多家智能家居企業,大會期間還一道發起了OpenLife智慧家庭商業發展計劃,意圖共同打造面向家庭市場的產業新生態。

      2.劣勢

      華為智能家居的主要劣勢就是缺乏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終端產品。雖然華為在今年在智能家居領域做得風聲水起,但消費者想要從華為手中買到智能家居產品并不容易。從目前來看,從華為那里,消費者所能買到的充其量也就是類似于榮耀在這個兩周年暨新品發布會上發布的榮耀路由Pro、榮耀Wi-Fi穿墻寶、榮耀盒子等智能家居的“近親”產品,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智能家居。

      3.機會

      在機會方面,除了上面所說的物聯網智能家居前景廣闊、智能家居領域尚未出現獨角獸外,還有智能家居目前所面臨的混亂局面。

      一方面,相關企業的大混戰。這是目前智能家居沒有出現獨角獸的一個體現,不過也給華為成為智能家居乃至物聯網領域獨角獸提供了可乘之機。表面上看,面對智能家居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國外的谷歌、三星、LG,國內的小米、BAT、360等都來勢洶洶,但實際上都沒能真正占領智能家居的高地,華為智能家居走上巔峰機會可期。

      另一方面,行業標準的大混戰,智能家居痛點未解決。近年來,隨著無線技術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推進,無線智能家居成為了主流,但由于主流無線標準ZigBee、Wi-Fi、藍牙等相互孤立,不能兼容,致使智能家居呈現碎片化狀態。對華為來說,這同樣是一個大好時機,正如趙明所說,當前智能家居市場有封閉的生態、破碎的場景、復雜的操作三大痛點,華為&榮耀已經與40多家企業合作,打造“Hilink inside”模式。

      4威脅

      不得不說,當前華為的智能家居業務還很脆弱、羽翼未豐,外部還存在不少威脅,主要來自于與華為一樣垂涎智能家居的企業。根據智能家居所涉及的行業以及采用進入智能家居行業的入口方式,華為智能家居大致還會在一段時間面臨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的威脅。

      一是谷歌、阿里等互聯網公司,由于智能家居的互聯網基因,它們對智能家居的嗅覺最為靈敏,常常能夠先人一步發現智能家居的商機缺口;二是華為&榮耀的手機競爭對手,如蘋果,雖然蘋果進軍智能家居的速度較緩,決也不如華為堅定,但方向把比較準,正如前面所說,Hilink協議實際與蘋果去年WWDC上推出的Homekit有異曲同工之妙;三是一些模塊提供商,雖說這些企業的Wi-Fi模塊并不是什么智能家居的靈丹妙藥,甚至還會有副作用,但不可否認,通過模式形式同樣可以拉攏不少傳統廠商走出第一步,Hilink協議存在可能被邊緣化的危險;四是現存的智能家居初創企業,雖然這些企業目前都可以與華為合作,形成聯動布局,但由于終端設備缺乏的原因,華為容易對它們依賴,而它們一旦強大,出局的不是它們,也可能是華為。

      這里還要特別強調一下小米。小米目前很難說是華為&榮耀手機的最大強敵,但小米在加強智能手機業務的同時,還默默地扶持智能家居生態鏈公司,一旦小米生態鏈公司強大起來,并形成緊密聯系,危險的不但是華為,就連其他智能家居廠商也可能難以望其項背。那個時候,智能家居的獨角獸不是華為,而是小米。在華為&榮耀智能家居戰略發布,有人說,華為將小米當作了假想敵,此話并非空穴來風,毫無根據。

      四、明天,華為智能家居的方向在哪兒

      通過智能家居方面的一系列舉措,可以說華為已經入行,但更為關鍵的華為智能家居的明天在哪兒,接下來的路要通向何方。

      1.做強智能家居服務

      嚴格意義上來說,華為在做的并不能稱得上是智能家居,準確表述應為智能家居服務,通過聯合和服務智能家居終端廠商來獲取利益,包括之前推出的Huawei LiteOS物聯網操作系統和雙12發布的 HiLink標準,都屬于這一性質。所以,華為可以在這一方面做足功夫,抓住智能家居廠商所需要統一標準,做好智能家居設備所需要云和通信基礎,把這條路走寬,更何況這些基本也都算是華為的優勢。

      2.實化智能家居戰略,延長智能家居觸角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華為的智能家居戰略都是比較虛的,系統、標準和服務等都是消費者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除了做強智能家居服務外,華為智能家居完全可以做打上華為制造商標的智能家居產品,智能門鎖、智能攝像頭、環境監測傳感器設備等無一不可。這樣來,華為智能家居的布局將不會受終端廠商的牽制,并且可以通過延長智能家居觸角,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家庭,把握自己的命脈。無疑,這也將是華為智能家居一個重要選擇和方向。

      在兩周年慶典暨新品發布會上,趙明還指出,在智能家居戰略中,華為&榮耀仍將堅持做自己擅長的東西,包括手機、路由器和盒子等與連接控制相關的產品以及云服務,與合作伙伴一起共建各品類控制模型和統一協議標準,讓家電之間可以互相對話,不會考慮進入傳統家電的垂直領域搶奪合作伙伴的市場。

      如果說有更好的機會和更大利益可以獲取,華為智能家居為什么不考慮?說,不考慮進入傳統家電的垂直領域不代表么。所,我寧愿相信,趙明之語是說給合作伙伴聽的。

    在線詢盤/留言
  • 0571-87774297  
    成人另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