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北京綠水環境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聯系人:于先生(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jcgkma@163.com
聯系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陽路69號財滿街大廈1-4-1003
郵編:100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一、電鍍廢水難點及處理思路
電鍍廢水隨著排放標準提高和回用要求的提高,目前已成為最難處理的廢水之一,分析目前工廠或園區的廢水情況,大體有以下幾個難點:
1、鎳、銅離子難達標:隨著國家新的GB21900-2008排放標準提高,傳統物化法很難達標,主要是銅與鎳與水中有機酸、氰化物等形成絡合物,傳統處理工藝通過調節PH值無法實現沉淀,添加次氯酸鈉也無法破絡。
解決辦法:回水科技采用電化法方法可以實現破絡,并采用污泥鐵氧體回流法增強處理效果。
2、破氰不徹底,成本高:采用堿式二次破氰是最常用的破氰方法,但當水中含鎳鉻等其它物質,完全破氰很難,或者說代價很高,破氰成本往往占水站處理成本的一半以上。
解決辦法:回水科技會同中科院開發堿式芬頓破氰,在同樣含氰廢水水質條件下,采用堿式芬頓破氰徹底,無有害氣體產生,成本是傳統方法的1/2。
3、COD指標達不了標:電鍍行業COD是個新添加標準,電鍍行業COD主要是前處理除油脫脂、電鍍光亮劑、滾鍍等帶來,特別是茶籽粉和防染鹽,COD難降解,同時水體發黃難去除。
解決辦法:目前還沒有可行的辦法降低COD,只能通過高COD分質收集處理,采用氣浮破乳與芬頓結合;禁止廢液進入污水處理站;禁止使用茶籽粉和防染鹽來解決COD超標問題。
4、污泥處理成本高:在前期設計時只考慮污水沒有考慮污泥,導致污泥處理成本過高,利用價值低。
解決辦法:回水科技在設計時候在水質分流時考慮污泥的資源化收集,銅鎳有價值的重金屬單獨收集沉淀;在處理工藝中,盡量不采用石灰法,優化污泥的處置。
二、 達標排放處理工藝說明
以下順序也為水質分流優先順序:
如果COD有排放標準要求的企業,車間內分流以高COD分流優先為原則,COD高于200mg/L都排入高COD廢水;其次為含氰廢水,含氰大于10mg/L排放含氰廢水;含鎳廢水,含鎳大于10mg/L排放含氰廢水;含鉻廢水,含鉻大于10mg/L排放含氰廢水;化學鍍鎳、焦銅、電解拋光排放絡合廢水;其它可以統一收集;廢液不進入水站。
1、高COD廢水:主要是前處理及滾鍍車間廢水,滾鍍車間含氰廢水必須單獨預處理,前處理有機廢水經單獨收集后,經隔油池用鋼帶刮油機除油處理后,再提升至氣浮池,并加入適量破乳劑,經氣浮處理后出水自流入綜合水池。如果廢水中COD過高,要增加芬頓或生化裝置。
2、含氰銅廢水采用二級堿性氯氧化法進行處理。
(新工藝)堿式破氰:通常芬頓反應為PH在3.8時,按比例添加硫酸亞鐵和雙氧水,產生羥基自由基來破氰,但含氰廢水在酸性下會產生氫氰酸有毒氣體,所以無法采用傳統芬頓破氰,我司與中科院開發堿式破氰設備,利用分子篩技術將催化劑固定,并將帶有催化劑的分子篩填充在反應器里面,在通入含氰廢水同時通入復合氧化劑,利用催化劑和復合氧化劑產生羥基自由基來實現破氰反應。
3、含鎳廢水:該含鎳廢水主要為硫酸鎳離子,原則上是可以利用膜濃縮工藝或樹脂吸咐工藝回收鎳濃液;根據我司經驗,園區因為電鍍單個企業較多,真正將該廢水分流清楚是很難實現的;考慮到園區鎳混排的情況及回收價值的問題等因素,針對該廢水以鎳泥形式回收較為恰當。
4、含鉻廢水中屬Cr6+屬一類污染物,根據環保部規定該廢水必須單獨收集處理。含鉻廢水收集后由泵提升至電化學一體機,反應8~10分鐘,出水調節pH到8.5左右,自流進入反應沉淀池3;經泥水分離后上清液自流入綜合水池,污泥自流進入污泥濃縮池3,經壓濾后的鉻泥外運處置,壓濾出水自流進入綜合水池處理。
5、絡合廢水主要包括化學鎳、焦磷酸銅、拋光廢水;該廢水都以絡合陰離子形式存在,分子結構式非常強。其中化學鍍鎳廢水中Ni2+通常與鍍液中的穩定劑檸檬酸等形成絡合離子形式存在,同時廢水中還存在次亞磷酸鹽,單一的方法很難將廢水中的污染物全部去除;焦磷酸銅廢水中的Cu2+主要以絡合離子Cu(P2O7)26-的絡合形式存在;
拋光工藝為機械拋光、電解拋光、化學拋光,各種拋光工藝使用的拋光劑及拋光液都不同;主要含有磷酸、鉻酐、檸檬酸及甘油或類似化合物組成的混合拋光液,以絡合陰離子形式存在。該廢水采用常規的化學法較難將絡合的鎳、銅離子去除。我們是將三股絡合廢水混合處理,采用氧化法破壞絡合物的方法,先調節pH至酸性,再投加強氧化劑破壞檸檬酸等絡合劑,同時將化學鍍鎳過程中排出的還原劑次磷酸酸鹽氧化成正磷酸鹽,并且在酸性條件下,焦磷酸銅、拋光液等絡合物極易被破壞,破絡后的廢水再進行中和、混凝沉淀的方法進行處理,拋光液中和時,加入廢水中的漂白粉溶液中的Ca2+可與磷酸鹽生成磷酸鈣、羥基磷酸鈣沉淀,從而達到同時去除Ni2+、Cu2+及焦磷酸鹽的目的。
6、混合廢水是由酸性吸收塔廢水、地面沖洗廢水、跑冒滴漏廢水等無法清污分流、分質收集的廢水所組成,根據多項工程實施,此類廢水通過電化學一體機的處理,實現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反應機理:詳見“高級電化學一體機”簡述。
廢水自流入綜合水池經水質水量節均勻后,pH值通常在5~7左右,會反應出大量絮體,此時由泵提升至反應池沉淀池,在池中加入適量PAM,泥水分離后上清液自流進入中間水池,調節pH至4,加入雙氧水,由提升泵提升進入電化學一體機,反應后出水自流入連續沉淀池。利用各金屬最佳溶解pH值不同,在不同階段沉淀去除不通金屬污染,調節pH分至10.8、9.8、8.8、8.0,同時加入少量PAC、PAM助絮劑,經泥水分離后,上清液自流進入氣浮池,泥水自壓到混合污泥濃縮池。進入氣浮設備處理后,浮渣自流進入混合污泥濃縮池,清液自流進入砂濾池和碳濾池,碳濾出水水中達到或優于業主要求排放限值。此時廢水自流進入排放監控池,進入中水回用系統深度處理中水回用。
二、中水回用膜系統工藝說明
1、 超濾
為了滿足用處理后的電鍍廢水來制作純水,所以在RO系統中增加超濾設備,其主要作用是過濾與去濁度、微生物等。
2、反滲透裝置
反滲透技術是近二十幾年來新興的高新技術,它利用逆滲透原理,采用具有高度選擇透過性的反滲透膜,能使水中的無機鹽去除率達到99%,同時,也能脫除水中的各種有機物、微粒,大大提高產品清洗合格率,且無污染,因而在純水制備方面得以廣泛采用。
本中水回用系統純水產水率在75%左右。純水出水指標見下表:
三、中水回用膜濃水處理
1、膜濃水原水水質指標
因反滲透系統的工作是利用逆滲透原理,采用具有高度選擇透過性的反滲透膜元件來制造純水,通過高壓泵的推動力把經過處理達標的電鍍廢水分離為純水和濃縮水;純水為生產所需的水,濃縮水為排放水。純水回收率為70%以上,膜系統的濃縮水排放為30%,濃縮倍數為3.3倍;膜濃水原水水質指標見下表:
2、 膜濃水處理工藝流程說明
濃水作為中水處理系統產生的廢水,雖不屬電鍍園區排入廢水,但其產生量較大,鹽份含量高,COD高,采用常規工藝處理有一定難度,必須單獨列出進行有針對性處理。
其水質特點:一是含鹽量非常高,不適合采用常規生化方法進行處理,二是廢水中含有各類重金屬離子,且大部分以絡合態存在,是目前電鍍廢水中處理難度較大的一種。根據本工程設計原則,即廢水優質優用,劣質排放的要求,濃水經電化學一體機處理后將實現達標排放,而新的標準也非常嚴格。故對其采取的措施必須慎重。
基于以上分析,本工程對濃水處理擬采用高級氧化電化學一體機+混凝沉淀組合工藝。廢水先加酸(視情況)調節pH到5左右,通過高級氧化電化學一體設備破絡合預處理。電化學出水投加適量重金屬捕捉劑和NaClO;再進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再經砂濾,進一步去除廢水殘留的污染物,出水實現達標排放。沉淀泥渣和電化學浮渣進入污泥濃縮池,經壓濾機壓濾后,交給有資質單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