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德唐商務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經理(小姐)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2796609527@qq.com
聯系地址:上海市世紀大道1568號中建大廈1106室
郵編:200122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中國企業在德國的并購戰略及問題首頁1
最新資訊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上海的一家鉛筆廠在原東德進行收購以來,中國企業在德國進行收購的項目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行業也越來越廣。早期中國企業在德國收購以破產目標企業為主,例如德隆集團收購道尼爾飛機、沈陽機床收購希斯公司、浙江弘升集團收購格羅斯紡機等。鑒于經驗不足,中國企業的早期收購都有一種買便宜貨的心態,由于目標企業破產所以不用花太大的代價,少花錢可以多辦事,感覺十分良好。但是最近幾年的收購中目標企業更多的是非破產企業(當然不排除有的企業或多或少有些財務問題,但是還沒有到申請破產的地步),例如上工申貝收購DA、杭州機床集團收購aba磨床。實踐證明,雖然收購正常企業的價格高于破產企業,但是收購后企業的發展前景和基礎卻大不相同。歡迎光臨公司網http://www.zhongdebinggou.de
印度企業購買德國企業的案例也越來越多。印度企業同中國企業有一個顯著的區別,即他們很少購買破產的德國公司。印度人不惜大價錢購買運行良好的企業,十分值得中國企業借鑒,主要有幾個原因:
首先,但凡企業申請破產或者瀕臨破產,總是有深遠的根源,這里面可能有產品的問題、市場定位的問題,也可能有財務的問題、管理的問題,不一而足。中國企業介入后一般沒有能力派遣自己的管理人員,往往還要利用原來的公司管理層繼續管理。如果原來公司的破產就根源于管理層,中國企業收購后,目標企業的狀況也不會有什么改善,原來的管理層最終也不大可能讓企業走到贏利的道路上去。很多中國企業在收購時,沒有對目標企業進行過充分的調查和分析,所以對目標企業的問題認識不足。這中間有一個根本問題往往被中國投資人所忽視,即一個德國人沒有搞好的企業,我們中國企業為什么有這么大的把握把它搞好?破產企業的問題要大大多于正常運行的企業,購買這樣的企業無疑是花錢買大風險。
其次,印度和中國企業收購德國公司一樣,首先看中的是德國公司的品牌和技術。德國的目標企業往往在國際上都有較好的聲譽和先進的技術。一旦這種技術能夠跟中國企業的市場資源、生產成本資源相結合,并購就可以發揮出很大的優勢和協同效力來。但是,在企業瀕臨破產或申請破產后,會有相當部分人力資源的流失。在企業前途未知的情況下,好的技術人員、銷售人員都會流失到競爭對手或類似行業的企業中去。雖然收購的企業仍然叫xv公司,但是一個缺損了主要研發人員和銷售人員的企業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有品牌和價值的企業了,沒有了構成企業研發和技術最重要的人員,買一個企業如同買一個沒有任何內容的空殼或者原來企業的價值大打折扣。中方原來設想的方案和計劃自然很難實現,相反,買到手的往往會成為一個累贅。
所以,判斷一個企業是否值得收購、是否能夠發揮出合并后的協同效力,一定要看它的本質。在動輒上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行為中,不能為了貪小便宜而置整個投資于不顧。更何況,一個有問題的企業,雖然第一步投資——收購——需要的資金量少,但是對后續的資金投入卻要求很高。這也是西方很多破產企業或運行不好的企業會以象征性的一美元或一歐元出售的原因,因為實際上的收購價格是這一美元或歐元后面帶來的上百萬或千萬的后期投入。在我們的國際并購還沒有什么經驗、在中國和歐洲企業文化的融合還十分困難的時候,運營一個良好的德國企業對中國投資方來講就已經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挑戰了,如果收購的是一個破產企業,那么合并后的發展難度要更大。盡管目前中國企業收購的德國破產企業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但究其原因更多的是中國經濟的發展所帶來的良好市場,所以我們仍然建議中國的戰略投資者應當把眼光放遠些,多注意那些健康的德國企業,這樣從長遠看我們才不會在同另一個亞洲大國印度的競爭中輸掉,這樣的收購也才會給我們企業的長遠發展帶來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