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山東凱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聯系人:崔老師(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345379950@qq.com
聯系地址:
郵編: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線纜網上看到的,謝謝!
申請專利是保護技術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獲得專利權的必要程序。隨著近幾年國家對知識產權重視的加強,國內企業對專利在提升核心競爭力方面的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在申請專利的過程中,發明人仍會因存在一些誤區而導致自己的技術或產品沒能得到全面保護。
一些技術人員認為只要是自主創新,就有了自主知識產權。其實不然,自主研發的技術成果如果不申請專利,就得不到法律確認和保護。
當他人盜用其研究成果時,因研發者對成果不具有專利權,就得不到法律保護,無法追究盜用者的法律責任。同時,我國專利法第九條規定: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因此,研發者如不及時申請,而被他人搶先申請并被授予專利權,研發者就無法追究他人的法律責任。這樣的案例在國內市場競爭中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部分發明人都有這樣的錯誤想法:技術方案還未投入生產,也沒有產品問世,此時申請專利是為時過早,等產品大規模投入生產后再申請專利更合適。
殊不知,這時已經晚了,即使僥幸獲得授權,專利也處在不穩定狀態之中了。此時如果發現有人侵權并提起訴訟,侵權人則會以專利申請之日技術已經被公開為由進行抗辯。
如此不但打不嬴官司,而且以前為申請專利所花費的精力、時間、金錢統統付之東流。專利申請的基礎不是已經在市場上存在的產品,也不一定是已經成型的產品。只要有了切實可行的想法,就可以開始著手專利申請的準備工作了。
有部分發明人認為:申請了一項專利后,即使開發出了新產品或有了新改進也可以不用申請專利。
這種錯誤認識的后果不異于未申請專利。因為當他人對該產品有了改進并申請了專利,原專利權人產品的更新換代受限不說,自己還會變成侵權人更是喪失了自己的知識產權。
一件新產品的研發過程需要攻克多項技術點,而一件專利往往是針對產品的某一個技術點,新產品研發過程涉及的多項技術點通?梢孕纬啥嗉䦟@。
對于一些重要的產品發明,若發明人只申請了發明專利,而此時他人同時申請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那么他將先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擁有了產品的專利權。發明人若使用該產品,反而構成了侵權。
所以,如果想要獲得全面的保護,應當對每一個創新點單獨申請專利。
有些發明人提交的專利申請文件沒有做查新檢索,對技術方案的新穎性如何不確定,根本不知道其技術方案有沒有公開過或公開使用過。
如果他人已經就某一技術方案申請過專利或者在相關文獻中公開,你沒有做檢索也去就這一技術方案申請專利,那就是白白浪費時間、金錢和精力了。
有些企業申請了很多專利,但無專人管理。
專利文件之間有的互相沖突,有的已無市場價值還在交納年費,有的專利權已經遭受侵犯但企業管理者對專利特征不了解,不能及時提起訴訟,還有的則是專利文書撰寫的申請質量差,不能起到應該有的保護作用。
以上這些做法均會造成專利資源的浪費,無法最大化地發揮專利無形價值。
毫無目的的申請大量專利,會導致授權率低,并產生大量的垃圾專利,浪費時間和精力。
對于技術性創業公司來說,必須明確公司戰略,專利是為了戰略服務的,應該對自己行業內的基本專利狀況,以及外圍專利狀況有十分明確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找到技術突破口,排除他人專利障礙,確立自己的專利優勢,從而贏得市場競爭。
知識產權意識薄弱、專利稀缺會成為企業發展的瓶頸,企業要熟悉相關法律法規,有針對性地采取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對于核心技術和創新成果,及時申請專利予以保護,而對于知識產權受侵犯的現象,也應迅速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隨著知識產權意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一系列的法律手段有效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專利申請就是其中一種。專利申請是獲得專利權的必然程序,是保護企業技術成果的重要手段,企業申請專利后不僅能夠保護自己的發明成果,還能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