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新資訊
熱門資訊
產業政策
    論中醫體質辨識在健康管理中的應用及意義
    發布者:azxkj1  發布時間:2022-02-23 14:23:54  訪問次數:

    摘要:健康是一個綜合性的、多維的并且不斷發展深化的概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健康管理作為醫療衛生領域中一個新的概念,已經引入我國并越來越引起各方面的關注。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與身體不同的體質特征有一定的關系。以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教授為組長的國家973計劃項目“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醫體質理論基礎研究”課題組編制了《中醫9種基本體質分類量表》,并制定了《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準》,此標準現已被中華中醫藥學會認定為學會標準,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現就如何將中醫體質辨識融入健康管理之中及其現實意義予以簡要探討。    
      近年來,健康管理作為醫療衛生領域中一個新的概念,已經引入我國并越來越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在西方現代醫學背景下產生的健康管理理念,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和方法。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與身體不同的體質特征有一定的關系,針對每一種偏頗體質,中醫都有一套建立在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基礎上的調整對策。通過中醫的體質測評,可以為疾病的預測和健康指導提供依據。本文就如何將中醫體質辨識融入健康管理之中予以簡要探討,以期對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衛生服務和醫療保障體系、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和健康水平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1 健康與健康管理 
      1.1 健康觀的演變 
      健康(health)一詞,是一個綜合性的、多維的并且不斷發展深化的概念。 
      在古代,最初由于醫學本身對人體生命活動的表淺認識,再加上宗教的束縛,因而人們認為生命與健康是神或所賜,疾病是鬼神所致。隨著生產力的逐漸發展,人們對健康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如古希臘“醫學”希波克拉底認為人體由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組成,健康則是這4種體液協調的結果。古代中醫學經典之作《黃帝內經》則認為人體陰陽協調則機體安康。 
      隨著西方近代醫學的形成,人們對健康的定義又有了新的認識,認為健康是指人體各器官系統發育完好,體質健壯,功能正常,精力旺盛,勞動狀態良好,并常用各種生理、生化指標予以衡量。這種健康觀是生物醫學模式的產物,缺點在于它忽視了人們的社會特征和心理特征。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明確將健康定義為“不僅僅是要求沒有疾病或者虛弱,而是指一種軀體、精神和社會適應完整良好的狀態。”1978年,國際初級衛生大會發表的《阿拉木圖宣言》又對健康的涵義作了重申:“健康不僅是沒有身體疾病和虛弱,而且是身心健康,社會幸福的完美狀態!币陨隙x把對健康的解釋從過去局限在人體生命活動的生物學范圍,擴大到生物、心理、社會諸多方面,使醫學真正把人作為整體看待,揭示了健康的本質,體現了現代健康觀的嶄新特征。 
      1.2 健康管理的概念及實施 
      1.2.1 健康管理的概念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是一種對個體及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heahh risk factors)進行全面分析和監管的過程。其宗旨是通過調動個人及集體的積極性,限度利用各種有效資源達到遠離疾病、促進身體健康的目的。健康管理最早起源于20世紀的美國,經發達國家先后近20年的研究與應用,已形成了一種產業。美國的健康管理研究成果顯示,依靠這種強有力的措施可保持或改變人群的健康狀態,使人群維持低水平的健康消費。 
      1.2.2 健康管理的實施及其意義實施健康管理的核心是全面收集個體及人群的各種健康信息,包括心理健康測試、健康體檢、生活方式測試、亞健康測試、個人既往史、家族健康情況等,對其中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進行科學分析、評估、預測,然后針對這些危險因素,給出相應的改善方案,促使人們建立新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從而達到促進個體和人群健康水平的目的。 
      對每個健康管理的參與者來講,參加健康管理能調動其改善生活方式的主動性;在明顯的癥狀出現前,早期診斷疾;通過相關機構提供的改善處方獲得減低疾病危險因素的干預策略;提高生活質量并延長健康壽命。再者,健康投資遠小于疾病的付出,它喚起人們科學合理地恢復健康、享有健康(續致信網上一頁內容),經濟地分配醫療開支,有效降低醫療成本。 
      2 體質辨識
      2.1 中醫體質分型 
      進行體質辨識,首先要明確體質的分類。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教授帶領課題組經過30多年的努力,結合了形體結構、生理機能、心理特點等綜合因素研究,提出了體質九分法,具體包括: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瘀血質、氣郁質、特稟質等9種基本類型。這種體質分類法現已為中醫界廣泛認同和應用。 
      2.2 中醫體質類型的辨識 
      在明確體質分類方法的基礎上,以王琦教授為組長的973計劃項目“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醫體質理論基礎研究”課題組編制了《中醫9種基本體質分類量表》,并制定了《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標準》的填寫以自評為主,由被測者按自己的主觀感受進行填寫,之后由專業人員對其得分予以轉化、計算,最終判定出該被策者的體質類型。此標準現已被中華中醫藥學會認定為學會標準(試行),并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 
      本課題組應用《標準》及個體化方案,在全國范圍內的多個社區對社區群眾進行體質診斷和健康維護,對辦公廳、、等十幾個國家機關單位部級領導進行,均受到一致好評。 
      3 體質辨識在健康管理中的應用及其現實意義 
      3.1 中醫體質是實施個人健康管理的重要依據 
      健康管理不是泛泛地對整個人群提供同樣的服務,而是通過健康評價對個體及人群進行篩選分類,然后根據其不同的健康問題和危險因素制定健康改善目標和干預措施,最終達到有效降低危險因素的目的。 
      從健康到亞健康再到疾病,體質因素的影響不可忽視。各種偏頗體質是疾病發生、發展與轉歸的內在依據。臨床上通過客觀地評價個人的中醫體質類型,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其健康狀況,獲得預測個人未來發病風險的資料;通過全面調整偏頗體質的方法,可以改善個人的健康水平,實現健康管理的目標。 
      3.2 以中醫體質辨識為基礎的健康計劃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內容 
      健康計劃是由健康學運用專業知識進行全面分析后,設計出的一整套安全、科學、有效的從治療、、恢復等方面增進健康的方案。其目標是通過健康教育、預防和健康保護,幫助人們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睡眠、嗜好等),以達到向理想的健康狀態轉移。 
      按照中醫體質學理論,根據四診合參所收集的全面資料,對個人進行綜合分析,辨定其體質類型。在此基礎上,給出相應的中醫健康改善計劃,主要包括:中醫辨體膳食(藥膳)指導、情志調節指導、鍛煉指導、生活方式調整指導等。這對于改善個人健康水平,實現健康管理的目標,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3.3 體質辨識在亞健康人群健康管理中的應用 
      中醫體質學說的應用人群主要是健康人群和亞健康人群。體質可以分為正常體質和偏頗體質,正常體質相當于健康,偏頗體質相當于亞健康。健康人群和亞健康人群,經臨床現代醫學體檢,一般沒有異常指標,或者某些指標僅有輕微的變化,但又尚未達到臨床疾病的診斷標準。對于這部分人群,我們不可能給出疾病診斷和中醫證型,只能給出其中醫體質的分型以及相應的中醫健康改善計劃。 
      健康人群和亞健康人群,也是健康管理的重點服務對象。這部分人群本身沒有疾病或者僅僅是亞健康,沒有必要去醫院接受治療,只需結合中醫體質辨識對其進行健康干預,使其少得病或不得病,從而降低個人健康風險和疾病發生率,減少醫療開支。這正符合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人口與健康”領域中的“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堅持預防為主、促進健康和防治疾病結合”的精神,對發揮中醫因人制宜“治未病”的優勢,提高人類健康素質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 
      4 結語 
      從以上討論中可以看出,中醫體質辨識與現代健康管理,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很好的結合點。當今,醫學模式已從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社會一心理的整體醫學模式轉變,從以疾病為中心的群體醫學向以人為中心的個體醫學轉變。人體生命過程中的特殊規律以及人群中個體差異性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醫學任務也將從以防病治病為主轉向維護和增強健康、提高人的生命質量為主。而中醫體質學作為生命科學范疇一部分,在注重調節人體整體機能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個體體質及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其以人為中心的模式與當今醫學發展趨勢相一致。我們有理由期待今后中醫體質辨識在健康管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免責聲明:線纜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  
成人另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