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AQ空氣傳感器SAC35-50用于全自動層析系統
靈敏度
氣泡的靈敏度可以設置為高,中,低,非常低和非常低。
在靈敏度設置為高的情況下,可以檢測到直徑約為2mm或更大的單個氣泡通過空氣傳感器。
在靈敏度設定為中等的情況下,可以檢測到直徑約3mm或更大的單個氣泡。
在靈敏度設置為低的情況下,可以檢測到直徑約10mm的單個氣泡。靈敏度低通過要求兩個探測器同時檢測氣泡,在空氣傳感器中實現。
一起發現許多小氣泡就像是一個大泡泡一樣。如果有很多氣泡,甚可以檢測到微小的(微觀)氣泡。當使用非常低的靈敏度時,空氣傳感器應安裝垂直液體流量,否則,空氣傳感器內部留下的液滴可被檢測為液體。靈敏度非常低適用于直徑<14 mm的空氣傳感器。
瑞典AQ溫度傳感器TSS4-25
瑞典AQ溫度傳感器TSS6-25
瑞典AQ溫度傳感器TSS10-25
瑞典AQ溫度傳感器TSS16-25
瑞典AQ溫度傳感器TSS22-50
瑞典AQ溫度傳感器TSS35-50
瑞典AQ溫度傳感器TSS46-64
瑞典AQ空氣傳感器SAC35-50用于全自動層析系統
基本原理
層析須在兩相系統間進行。一相是固定相,需支持物,是固體或液體。另一相為流動相,是液體或氣體。當流動相流經固定相時,被分離物質在兩相間的分配,由平衡狀態到失去平衡到又恢復平衡,即不斷經歷吸附和解吸的過程。隨著流動相不斷向前流動,被分離物質間出現向前移動的速率差異,由開始的單一區帶逐漸分離出許多區帶,這個過程叫展層。
系數K是物質在兩相中的濃度比。K值大,則在固定相中吸附牢,K值小吸附差。各物質間的K值差別大,則易被分離。不同類型層析的K值含義不同,可視為吸附平衡常數,分配常數或離子交換常數等。
研究層析現象而發展的塔板理論,與有機化學實驗中的分餾法原理有些相似。被分餾的有機溶劑在分餾柱內的填充物上形成許多熱交換層,從而把低沸點溶劑先分餾出來,達到純化的目的。在層析時用理論塔板數n來衡量層析效能。
tR為物質在層析柱上的保留時間,W為洗脫下來的物質峰形的寬度。n值愈大表示層析柱的效能愈高。如用理論塔板高度H表示,則包含了層析柱長度的因子。
式中L為層析柱的柱長。H值越大,則柱效越低。
此外影響層析分離效果的還有渦流擴散、縱向擴散和傳質阻抗等因素。因此選擇層析固定相支持物的粒度、均勻度等物理性能,流動相的層析系統和溫度等都是做好層析的關鍵。
瑞典AQ空氣傳感器SAC35-50用于全自動層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