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埋止水帶接頭的處理是施工過程中的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的,我們可以采用硫化對接式、粘膠復合式、粘膠搭接式等多個方法的,那么具體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是什么呢?
Ⅰ.測量工作。我們要對粘結的止水帶接頭進行測量劃線、在產品兩端用線畫在距離接頭三十厘米到四十厘米的地方,這樣就能清楚的辨別了,防止削平打磨的時候的長度不一的,防止粘結時候出現錯位的狀況的。
Ⅱ.削平。將測量好的一部分用刀切除防水線和伸縮縫,而且刀子不能講其它的部分削壞的。如果是中埋式止水帶和外貼式止水帶搭配使用的話,外貼式在背面粘結,中埋式在下面。
Ⅲ.磨平。用磨光機將接頭進行打磨,等到出現全新的亮度,這樣就能更加充分的粘結了,而且磨光的時候要均勻。
Ⅳ.涂膠。涂膠的時候要嚴格的按照操作規程執行的,而且涂膠的時候要均勻的,不能只在量上下功夫,要讓產品的表面干燥充分的,這樣才能不斷的增加產品的粘結能力的。
Ⅴ.夾板。產品固定在粘結好的接頭上,讓上下的粘結強度增強,左右力度基本是一致的,三到五個小時候之后就能將夾板取下來了。
中埋止水帶中間填充閉孔泡沫板,變形縫內側填充雙組份聚硫密封膠。運輸及搬運中埋止水帶時要保護好,防止破損,儲藏應通風避免油污和陽光直射。在定位中置式橡膠止水帶時,一定要使中埋止水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嚴禁出現翻滾、扭結等現象。在混凝土澆筑前必須沖洗干凈粘附在中埋止水帶上的泥土等雜質,以免中埋止水帶和混凝土結合不良形成滲漏。中置式橡膠止水帶接頭連接應采用熱liu化連接,保證中埋止水帶接頭內無氣泡,粘貼牢固,接頭平順、不毛糙。
中埋止水帶應用于各種類型的混凝土結構中,例如擋水壩、蓄水池、地鐵、涵洞、隧道等地下工程中。在這些工程中由于不能連續澆注、或由于地基的變形、或由于溫度變化引起混凝土構件的熱脹冷縮等原因,在澆注時有變形縫、施工縫。這些縫的防滲漏問題就要采用在變形縫的部位澆注中埋式橡膠止水帶的辦法解決,既能防止地下水滲漏到建筑物結構中,又能可以防止建筑內的水滲漏到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