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燃燒設備的原理 優點
①可以降低有機廢氣的起始燃燒溫度。例如甲醇、甲醛在以氧化鋁為載體的Pt催化劑(Pt/Al2O3)的作用下,室溫下就開始燃燒,而直接燃燒法起始燃燒點通常為300~600℃。
②燃燒不受碳氫化合物濃度的限制。
③基本上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④設備較簡單,投資少,見效快。

催化燃燒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催化劑易中毒和不耐高溫。易使催化劑中毒的物質有焦油、油煙、粉塵、鉛化合物和硫、磷、鹵族元素的化合物等。為了保持催化劑的活性,一般都采用前處理的辦法,預先除掉有毒物質。近幾年來,含稀土元素的鈣鈦礦結構的復合氧化物催化劑的研制在提高耐高溫性能等方面有所進展。中國研制的稀土元素催化劑已用于有機廢氣的治理。
有機廢氣催化燃燒

在催化劑的作用下,使有機廢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在溫度較低的條件下迅速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達到治理的目的。催化燃燒法處理工業有機廢氣是20世紀40年代末出現的技術。
從1949年美國研制出世界上首套催化燃燒裝置到現在,這項技術已廣泛地應用于油漆、橡膠加工、塑料加工、樹脂加工、皮革加工、食品業和鑄造業等部門,也用于汽車廢氣凈化等方面。中國在1973年開始將催化燃燒法用于治理漆包線烘干爐排出的有機廢氣,隨后又在絕緣材料、印刷工業等方面進行了研究,使催化燃燒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該工藝主要采用催化劑,廢氣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氧化反應,生成無毒無味的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其獨特的換熱系統保證了余熱的有效回收,當廢氣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換熱系統能使有機廢氣加熱到催化氧化反應的起始溫度,無需電加熱,通過自身熱量平衡處理有機廢氣。
該裝置是將濃縮的有機廢氣引入主要設備。有機廢氣經內裝加熱裝置從活性炭層中將有機物分離后,通過催化劑的作用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時釋放能量,由熱交換裝置置換能量,用于維護設備自燃的能源。
當催化床溫度達到250~300時,催化燃燒床開始反應,利用廢氣燃燒產生的熱空氣循環使用,此時電加熱停止,不需要外加熱,單床脫附,脫附時間為2~3小時,設定時間活性炭吸附箱定時自動切換脫附,內部裝填的陶瓷蜂窩體貴金屬催化劑使用壽命為8000小時。整個脫附系統采用多點溫度控制,保證脫附效果的穩定。

吸附+催化燃燒裝置
采用吸附濃縮+催化燃燒組合工藝,整個系統實現了凈化、脫附過程閉循環,與回收類有機廢氣凈化裝置相比,無須備壓縮空氣和蒸氣等附加能源,也無須配備冷卻塔等附加設備,運行過程不產生二次污染,設備投資及運行費用低。
選用特殊成型的蜂窩活性炭作為吸附材料,吸附劑壽命長,吸附系統阻力低,凈化效率高。
用貴金屬鈀、鉑載在蜂窩陶瓷上作催化劑,催化燃燒率達97%以上,催化劑壽命長、催化劑的分解溫度低,脫附預熱時間短,能耗低。
采用微機集中控制系統,設備運行、操作過程實現全自動化,運行過程穩定、可靠。
采用干式粉塵過濾材料,凈化效率高,確保吸附裝置的使用壽命。
安全設施完備,設有阻火器、泯壓孔、報警器及自動停機等保護措施。
可用于凈化處理連續或間歇生產產生的有機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