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心靈空間營造隨著日益遞增的心理問題逐漸受到學校的重視,但由于色彩心理學以及設計學理論知識儲備不足,我國大部分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尚不夠專業,無法從學生的角度去幫助他們解決心理方面的問題。
在校園心理咨詢室的建設中,除了專業心理咨詢老師的配置外,空間設計中的視覺呈現、色彩問題更是不可忽視。其中,色彩問題如何應用皆是建立在色彩心理學的基礎之上,對校園空間設計有著指導性的作用,是我們空間營造從業者應當重視的發展性議題。
01
校園心靈空間營造的必要性
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每1.5億兒童青少年群體中,受到情緒和壓力困擾的就有3000萬人,而這3000萬人中大部分都是在校學生。據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心理學研究所專家數據統計,目前有30%以上的學生患有“心里綜合征”,并呈逐年遞增趨勢。心理問題所帶來的情緒消極、學習積極性低、難與他人相處、甚至打架、斗毆、犯罪等一系列影響不容小覷,亟需學校、家長、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然而,我國有專門打造心理咨詢室的學校數量遠不及西方國家。大部分學校心理咨詢室就是在原來校醫室的基礎上增加一塊心理咨詢的牌子,專業心理咨詢師、色彩空間營造的缺失都阻礙了素質教育的良好發展。
因此,為了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能夠接受專業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我國學校必須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進一步加大對心理咨詢室打造的推廣力度。只有這樣,學生的綜合素質才能符合并達到《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綱要》中所提出的規范要求。
02
校園心靈空間營造及其色彩應用
一個規范的校園心靈空間是順利開展心理咨詢的基礎,然而陳設簡單、布置單調、色彩缺乏、張貼條條框框式的咨詢原則在無形中就會拉遠與學生的距離,這是很多學校目前所存在的問題。
標準的校園心靈空間應包括心理接待室、沙盤游戲室、心理音樂放松室、心理宣泄室等獨立空間,每一空間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作用,心理咨詢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治療空間。
這些空間在營造之初就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去設計規劃,空間的色彩更應基于心理學理論范疇來選擇不飽和色彩的應用,并運用有序、和諧的顏色組合來緩解學生的不安緊張情緒。
因為和諧美好的視覺畫面,人們會自動壓縮圖像,大腦在處理圖像時所面臨的壓力就會比較低;相反的是,如果畫面顏色沖擊力極強,那么人的大腦在圖像處理時會面臨較大的壓力,視覺上的壓迫感會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和恐慌,使人產生負面性的心理波動。因此,在校園心靈空間的顏色應用選擇上,設計師應避免高飽和色彩的運用。
作為休息等待區,緩解一些初訪者的精神緊張狀態,利于后續心理咨詢的順利展開。
上圖案例中,設計師從學生特殊的心理特征出發,于墻面零星點綴,在營造輕松氛圍的同時,又豐富了空間的色彩,豐富而不強烈的顏色可以有效調動患者的積極情緒,從而對心理咨詢、治療都有起著一定的作用。從功能性出發開辟更空曠的空間讓患者釋放心靈,整體以土黃色為主,趨于暖色調。
綜上所述,建立在色彩心理學基礎之上的校園心靈空間營造,是目前校園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更是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的主要途徑,有助于學生素質教育的進一步完善提高。由于色彩對視覺呈現、畫面和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在空間設計規劃過程中所涉及的色彩問題需要我們投入更大的精力去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