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冶金等大中型工業企業,由于外部電網或內部供電網絡故障或異常的原因,造成非正常停電、電壓大幅波動或短時斷電(俗稱“晃電”)的情況屢見不鮮。由于冶金、石化企業工藝流程的特殊性,供電的中斷或異常往往會造成設備停運或空轉、工藝流程中斷或廢品產生,有時甚至造成生產設備的報廢等嚴重后果。
目前,工業企業解決供電可靠性的主要辦法是一次系統采用雙路或多路供電,再輔以二次系統采用備自投裝置。對一般工業企業而言,備自投裝置已經可以滿足要求。而在石化、冶金等要求連續供電的企業,備自投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這些企業有大量的電動機負荷,由于電動機反饋電壓的存在,從失電到失壓進而無壓,備自投完成動作的過程持續時間長達1-2秒,甚至更長,此時電動機已經被分批切除。即使是延遲時間較長的高壓重要電動機沒被切除,由于母線已經無壓(一般無壓定值為額定電壓的20%-35%),轉速已經嚴重下降,直接影響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并對產品質量造成不良影響。而且此時恢復供電將造成較大的電動機自起動電流,對供電網絡產生沖擊。而對400V 系統而言,低電壓將造成接觸器脫扣,變頻器停止工作?傊,在石化、冶金行業,看起來司空見慣的備自投實際上并沒有真正起到保障供電連續性的作用。備自投裝置動作時間為什么會那么長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裝置起動太遲,二是裝置起動后將備用電源投入的時間太長。追根溯源,工業企業總降和中低壓變電站目前使用的備自投裝置幾乎套用電網變電站的備自投裝置工作原理,并沒有針對工業企業的需求和技術特點進行原理、功能、性能的專門性設計和開發。例如:在起動條件上,僅僅采用失壓起動,并沒有考慮把有關的保護動作、失電作為起動條件以縮短起動時間;在合閘(合備用電源)條件上,采用延時和無壓判據,沒有采用在廠用電切換中已經獲得巨大成功的母線電壓、頻率、相位實時跟蹤技術,實現“快速切換”。尤其對于石化、鋼鐵等企業,由于存在大量的感應電動機,母線失壓后電動機惰行,反饋電壓下降較慢,為了避免備用電源合上時由于反相或相位差大造成大的沖擊電流,備自投裝置往往設定較長的延時和較小的低電壓定值。例如,某企業備自投裝置在檢測到母線電壓下降至定值(一般為65%~70%)并延時一段時間后(通常設定為0.8~1.5s),跳開工作電源開關;再等待失電母線電壓降至20~35%以下時,合上備用電源開關或母聯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