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鏤空式糧面踏糧板推薦-24秒前更新
12. 4)擋糧板應設置出糧孔,出糧孔位置應滿足與之銜接設備的進料要求。
13. 7.包裝倉輸送工藝應根據其功能、作業線運輸距離等因素確定合理的工藝 流程。應根據進出倉作業要求、時間、包裝袋尺寸等條件確定設備數量。包裝倉輸 送工藝設備可按下列要求選配:
14. 1)進出倉可配置移動式包糧膠帶輸送機、平板車、電瓶車、叉車、碼垛機等設 備。
15. 2)碼頭中轉庫宜設起重機配合作業。起重機作業能力應與運輸設備能力匹配。
16. 3)糧食加工廠成品包裝倉應根據打包車間位置合理設置固定設備,設備作業能 力應與打包車間設備的生產能力匹配。
46. 5)散裝倉應考慮利用窗口補裝糧作業的要求,洞口尺寸不宜小于 0.90m×0.90m,窗扇不應采用中懸形式,并應配備開窗器及可開啟的防雀網,窗臺 宜高于裝糧線 300mm 以上。
47. 7.散水、坡道、雨篷,要符合下列要求:
48. 1)平房倉外墻四周應設混凝土散水,散水坡度宜為 3%~5%,寬度應根據土壤 性質、氣候條件、建筑高度及屋面排水形式確定,并不宜小于 0.80m。當屋面采用 無組織排水時,散水寬度應寬出檐口線 0.20m 以上。混凝土散水應設置伸縮縫,間 距不宜大于 12m
檢測糧倉氣密性的方法有壓力衰減試驗法(PT 試驗)、示蹤跡濃度衰減試驗法和平衡壓力--流量平衡試驗法(PQ 試驗)。示蹤跡濃度衰減試驗法和PQ試驗法操作較復雜,并且費時較多,所以PT試驗法在的生產應用中較為普遍。壓力衰減試驗的主要做法是,根據通風口尺寸制作相對應的法蘭盤,在法蘭盤上固定不漏氣的蝶閥,蝶閥一端固定在倉房的通風口確保通風口與法蘭之間不漏氣,蝶閥另一端連接離心風機風筒。在該通風口對側通風口引出軟管連接壓力表(壓力表必須經過鑒定并在合格周期內),確保倉房所有門窗通風口關閉,過線孔等密封完全。使蝶閥處于打開狀態,若倉房內無覆膜則開啟風機往倉內充氣,若倉房內已有糧面覆膜則利用風機將空氣從倉房內抽出,使倉內外達到一定的壓力差后停機,當壓力差降低至預定值的一半時,用秒表記錄該時間,所需的時間即為 PT 試驗的壓力半衰期。因為糧倉漏氣,倉內外的壓力差會逐漸減少,根據倉房壓力半衰期,判斷倉房氣密性的好壞。在相同條件下測試,壓力半衰期越長,糧倉的氣密性越好。澳大利亞相關標準規定,空倉初始壓力從2500Pa下降到1500Pa所需時間不低于5min的為一級倉,從1500Pa下降到750Pa所需時間不低于5min的為二級倉,從500Pa下降到250Pa所需時間不低于5min的為三級倉 。而我國規定平房倉氣密性以500Pa的壓力半衰期分為三個等級,平房倉內薄膜密封的糧堆氣密性以 300 Pa 的壓力半衰期分為二個等級,其中壓力半衰期大于等于5min的為一級倉,壓力半衰期不應低于40s。由此可見,國內糧倉氣密性要求遠遠低于澳大利亞三級倉標準。我國糧倉大多數氣密性都比較差,糧倉條件不足,這是制約我國儲糧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提高儲糧技術應用效果和降低保管費用,必須提高倉房的氣密等級。
首頁-鏤空式糧面踏糧板推薦-24秒前更新
⑵膜下環流可提高熏蒸殺蟲效果,并減少2/5的用藥量,但需事先在糧面下30cm處埋設回流管,操作較費事。據周口糧庫的經驗證明,1次熏蒸后,可維持2年無蟲,降低保管費用。
另外,可根據測溫系統反映出的高溫點、通風過程中不降溫的部位、熏蒸殺蟲不的部位或米溫計較難插入的部位,都有可能是雜質分級區,再結合扦樣檢驗,就可確定雜質的分級區。
176. 21. 高大平房倉在入糧前應做哪些檢查?
177. 高大平房倉是一種新倉型,為做到對倉體結構和配置設備性能的質量心中有數,應在入糧前對倉房施工質量和配置設備進行檢查。
178. ⑴檢查倉房的施工質量:倉頂不漏,倉壁無裂縫,地坪不返潮,倉房隔熱符合安全儲糧的要求。;
179. ⑵檢查通風系統:按所配置的通風系統,安裝好通風設備。在通風道的各接口部位必須有防止糧食漏入通風道的措施。機械通風系統安裝后,應進行通風道的風量測試及風量分配等調試工作,并寫出測試報告。地槽通風系統調試后,不得隨意移動調后的閥門位置。與進風口連接的風機應與測控系統的通風控制接口聯接,在通風時達到對風機的自動控制。;
180. ⑶檢查氣密性:對倉房的門、窗及進風口密封后進行氣密性檢查,達到在500Pa下的壓力半衰期不小于40s的起碼要求。
181. ⑷檢查糧情測控系統:糧情測控系統安裝應符合《直屬儲備庫糧情測控系統技術質量要求》,在正式裝糧之前要進行空倉檢測調試。布置測溫電纜的間距不大于5m,垂直方向點距不大于2m,在糧面下、靠墻壁和距地坪30~50cm處必須設置測溫點。
182. ⑸檢查動力負荷:糧庫的動力負荷要滿足大功率風機等用電機械的要求,配有谷物冷卻機的糧庫應根據一次開動谷物冷卻機的臺數配足動力負荷,保證相關設備匹配和安全工作。
183. 22. 淺圓倉在入糧前應做哪些檢查?;
184. 淺圓倉是一種新倉型,為做到對倉體結構和配置設施性能的質量心中有數,應在入糧前對倉房施工質量和配置設備進行檢查。
185. ⑴檢查倉房的施工質量:倉壁、倉底未干燥或受潮均不得裝糧,倉頂防水及隔熱效果是否完好有效。
186. ⑵檢查通風系統:通風系統的設計及設備選擇應符合《直屬儲備糧庫淺圓倉設計暫行規定》,風道應暢通,通風孔板安裝要牢固,并能承受清倉機械的載荷。;
187. ⑶檢查氣密性:倉內所有通氣孔、門及進出糧口等密封后,在500Pa下的壓力半衰期不小于60秒。
188. ⑷檢查糧情測控系統:糧情測控系統安裝應符合《直屬儲備庫糧情測控系統技術質量要求》,要在正式裝糧之前進行空倉檢測調試,測溫電纜間距不大于5m,垂直方向點距不大于1.5~3m,距離糧面、底面及倉壁各30cm左右處必須設點檢測。電纜安裝應牢固,在糧食進倉沖擊時不漂移,能承受糧食出倉產生的拉力,在糧食出倉過程中,其電纜布置不能妨礙清倉作業且不被機械所損壞。
189. ⑸檢查環流熏蒸系統:按《環流熏蒸技術規程(試行)》中有關規定執行。;
190. ⑹新建淺圓倉初始裝糧應進行試裝糧壓倉試驗,進行沉降觀測。正式使用裝糧后2~3年內,應每隔3~6個月進行一次沉降觀測。壓倉方法按《直屬儲備糧庫新倉初始裝糧壓倉的暫行規定》執行。
191. ⑺淺圓倉裝糧前應打掃,清除殘留糧粒、灰雜,如已感染害蟲,要用藥劑殺滅。所有進出糧設施在裝糧前必須嚴格檢查,發現有蟲或蟲卵要進行處理后方可使用,處理前后要做好隔離工作,防止傳播和再感染。;
192. 23. 同一倉房在分批進糧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193. 同一倉房分批次進糧時,糧食質量要一致,各批次間的糧食溫度差,特別是港口庫長途海運的糧溫應小于當時的露點溫差。若達到或超過露點溫差時,應及時采用機械通風方式均衡糧溫,防止糧食結露。
194. 三、主要糧食和油料的保管
195. 24. 稻谷的儲藏特性是什么?;
196. 稻谷具有完整的谷殼,它對防止蟲霉危害與溫濕度影響有一定作用,在儲藏過程中穩定性較高,但稻谷后熟期短,不耐高溫,易黃變和陳化,易發熱、結露,水分超過25%即可發芽。在正常儲藏條件下,新谷的生理活性較強,呼吸旺盛,變化較大,一年后逐漸減弱,繼而趨于平緩,儲藏穩定性。早、中稻收獲時氣溫高,便于干燥,入庫水分低,但易感染害蟲
72. 糧倉氣密性對糧食水分的影響
73. 糧食水分直接影響糧食數量、經濟效益和儲糧安全,但環境氣候條件是影響糧食含水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密閉條件下,如果糧食水分在安全標準內,則一年四季的儲藏都是穩定的。但糧堆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與外界環境不斷地進行物質能量交換,糧食含水量不斷變化。若糧倉氣密性不好,其隔防潮性能也不好,倉內糧食穩定性差,易受外界不利因素影響,糧食容易出現吸濕、結塊和發熱霉變現象,特別是在夏季或者高溫高濕地區,大氣中的水分子很容易滲入倉內,引起倉壁和糧堆表層結露,造成倉內局部水分。當糧倉氣密性較好時,大氣中的水汽不易進入糧堆,糧食含水量變化幅度較小。
71. 氣控儲糧是將糧食置于密閉的環境狀態下,人為控制糧堆的氣體成分比例,以達到糧食自身呼吸強度、殺蟲、發熱霉變和延緩糧食陳化速度的一種儲糧措施。目前,我國普遍采用的是“三低”(低氧、低劑量、低溫)儲糧,進行氣調儲糧的倉庫必須具有良好的氣密性。由于我國倉房氣密性差,故大多采用塑料薄膜密閉糧堆,以保證氣控儲糧的效果。通過改變儲糧環境的氣體配比,達到殺蟲、抑霉、保持糧食的原有品質的目的,當糧堆中氧氣濃度在8%以下,或二氧化碳濃度在35% 以上時,密閉1~2周可殺死害蟲
使用壽命長,是大型標志性、歷史性、性建筑的常用選材。機刨條紋石:在室外石材的應用中,為了防滑并增加三維效果,有剁斧石、機刨石、火燒石等作法,但這些傳統的作法滿足不了日益裝飾建設的需要。條紋石以其紋路清晰分明且圓滑的特點,為現代城市建設增添了亮麗的風采。青石鋪地石:青灰色調,與園林綠地環境協調自然。的蘇州園林就是全部采用鈣質為主的青灰色石料造園。目前市場上在保持青石風格的同時,結合現代造園需求,推出了青石建筑秦磚(長城磚)、帝王磚、漢磚、明磚、宋磚等仿古青石(人工加速風化)、人工剁斧、拉絲處理。
鏤空式糧面踏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