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于我國來說,最近一段時間廢銅價格暴跌,我覺得主要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市場需求減少。
最近一段時間疫情在全球蔓延,很多國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在疫情影響之下,全球的生產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某些地方的經濟活動甚至已經停止,導致全球對銅礦的需求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對于我國來說,雖然最近一段時間疫情得到了明顯的控制,但是前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行業都處于停工狀態,到目前很多企業仍然沒有完全恢復到正常的經營狀態,很多行業的經營活動對于一些原材料的需求會有所下降,而銅作為很多行業的原材料,價格下降也不能理解。
第二、油價暴跌帶來的影響。
油價暴跌對全球生產型行業來說其實是有利的,因為油價暴跌了,大家的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就會跟著下降,而且銅材的開采和冶煉對原油的反應還是比較敏感的,一旦國際原油大幅度下跌了,銅礦的開采成本也和冶煉成本也會跟著降低,對應的銅價跟著降低也是很正常的。
銅價暴跌意味著經濟下行正在從等資本市場向線下實體經濟蔓延。
最近一段時期,受疫情全球化的影響,美股、歐美主要股指、亞洲主要股指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暴跌和熔斷,多個國家為了止住股市頹勢不惜采取禁止做空、貨幣寬松化等政策,而效果一般。
而資本市場的頹勢造成各類資產貶值。包括、債券等在內的金融資產出現不同程度的貶值,甚至黃金價格也在暴跌、國際原油價格也處于下行階段。但是生產資料價格的下跌說明危機正在由線上資本市場向實體經濟領域擴散,正是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傳導作用,使實體經濟同樣出現頹勢。
但是銅價暴跌與其他金融資產類資產價格暴跌還是有區別的,金融資產暴跌主要受前期泡沫累計和投資者恐慌情緒所致。而銅作為工業生產的重要資料,其價格的下跌是由經濟活動放緩、消費放緩從而引起的需求量下行而導致的,整體原因可以歸咎為“供需關系”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