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第四代OneConnect®產品線之內的一種適配器,該OneConnect®OCe14102-UX是一個雙端口10GbE融合網絡適配器(CNA)與直連銅纜(DAC)的連接。它為企業提供云計算,包括多種好處:
-
使用成本最低的萬兆以太網基礎設施CAT 6 / 6A / 7 / 7A雙絞線布線支持
-
萬兆布線支持高達100米的數據中心部署使用結構化布線
-
通過安全多租戶云部署提高數據中心的IT靈活性和可擴展性
-
駕駛在融合基礎架構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
-
通過擴大高密度的虛擬化優化服務器硬件利用率
該OCe14102-UX CNA設計用于存儲協議的第1層企業應用程序的高帶寬和可擴展性的需求(光纖通道以太網(FCoE)和iSCSI)卸載,更具擴展性的虛擬化在融合的以太網(ROCE)為RDMA支持,增強單根I / O虛擬化(SR-IOV)和網絡接口卡(NIC)端口分區,并利用覆蓋網絡技術,云優化
的Emulex虛擬網絡Exceleration?(VNeX)覆蓋網絡卸載的多租戶云網絡
擴展現有的技術,對于私人或公共的多租戶基礎設施,需要網絡解決方案,可以使虛擬機(VM)-to-VM通信并在第2層和第3層界限虛擬工作負載遷移,而不會影響連接或性能。
同時,這些解決方案需要為確保數千或隔離和安全
百萬租戶網絡。然而,利用現有技術,可用4094虛擬局域網(VLAN)的ID是不足以隔離/固定在一個數據中心的每個租戶(私有云),或者混合云環境。
虛擬可擴展局域網(VXLAN),VMware支持和Linux; 和網絡虛擬化使用通用路由封裝(NVGRE),由微軟支持的,是下一代網絡覆蓋解決這些需求的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是一個框架式幀數據包封裝方式實現虛擬化的2層子網可以跨越物理L3 IP網絡的建立。從每個VM通信被隧道傳送到一個特定的虛擬網絡; 數據包將被透明路由在現有的物理基礎設施。
Emulex的VNeX卸載技術,搭載多核適配器ASIC引擎通過保留了傳統的無狀態TCP卸載和封裝的數據包縮放方法,提供全面完美的網絡性能,從而加快網絡虛擬化的性能一個虛擬的網絡環境。
遠程直接內存訪問(RDMA)支持
的OCe14102-UT CNA利用ROCE,使服務器之間的直接內存應用服務器的數據移動沒有任何CPU參與。這提供了一個標準的以太網織物高吞吐量和數據加速度而不需要任何專門的基礎設施或管理。
的FCoE和iSCSI彈性工作量存儲連接卸載
的OCe14102-UT CNA使用相同的企業級的Emulex驅動支持FCoE的基于硬件的卸載與EmulexLightPulse®光纖通道(FC)主機總線適配器(HBA)的工作。該OCe14102-UT CNA還支持iSCSI基于硬件的卸載,提供性能,它優于基于軟件的啟動程序和標準網卡iSCSI解決方案。最后,OCe14102-UT CNA還具有支持iSCSI和FCoE在同一端口上卸載的能力(即并發存儲)。
與SR-IOV的支持優化的主機虛擬化密度
優化了虛擬機I / O SR-IOV,可實現更高的主機服務器虛擬化比率,以實現投資回報(ROI)最大的服務器的回報。SR-IOV提供了比多個物理適配器端口一個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SR-IOV使多個虛擬機直接訪問OCe14102-UX I / O資源,使虛擬機的網絡I / O,以繞過主機和直接坐路徑在VM和適配器之間。這消除了管理程序,這反過來,允許更高的I / O性能冗余I / O處理,更低的CPU占用率和顯著減少延遲相比,在管理程序實現的軟件模擬網卡設備的選擇,因為,
優化帶寬分配與通用多通道端口分區(也稱為NIC分區或NPAR)
Emulex的通用多通道?(UMC)是理想的虛擬化服務器環境,因為帶寬分配進行優化,以支持虛擬機遷移,管理和I / O密集型應用。聯電允許每個適配器端口上創建的多個外圍組件互連(PCI)物理功能(PFS)。在雙端口OCe14102-UX每個端口最多可與八大功能進行配置。
每個端口可支持:八一網卡功能; 7 NIC功能和存儲功能(iSCSI或FCoE)的; 六個NIC功能,一個iSCSI功能和FCoE的功能(同步模式)。
簡化的管理,OneCommand Manager應用程序
的OneCommand®管理器應用程序提供了在整個從單一管理控制臺對數據中心的Emulex的OneConnect CNA和LightPulse®的HBA的集中管理。OneCommand Manager應用程序提供了一個圖形用戶界面(GUI)和腳本的命令行界面(CLI)。針對VMware的OneCommand Manager正在與VMware vCenter完全集成,簡化管理虛擬服務器部署。
第四代平臺提供了企業級的可靠性和性能
先進的,經過現場驗證的控制器和適配器技術利用代,OCe14102-UX CNA符合穩健的互操作性與企業和向外擴展數據中心的可靠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