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責險推出十年 企業為何愛理不理?
日前,環境保護部、保監會剛剛結束對《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公開征求意見,目的在于完善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機制,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中也提出,列入土壤污染重點監管行業名錄、從事土壤污染修復等土壤污染高風險的企業應當投保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
近年來,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發展受到各方關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明確,要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實際上,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在國內發展已經超過10年,2007年、2013年,環境保護部聯合保監會兩次發布文件,指導地方推動環責險試點工作。
截至目前,全國大部分省份已經開展了試點工作,覆蓋涉重金屬、石化、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處置等行業,保險公司已累計為企業提供超過1300億元的風險保障金。2016年,全國投保企業1.44萬家次,保費2.84億元;保險公司共提供風險保障金263.73億元,與保費相比,相當于投保企業的風險保障能力擴大近93倍。
雖然取得一定成績,但仍難擺脫“叫好不叫座”的窘境。這背后的原因,既包括缺少上位法強制約束等原因,也有保險條款保守、企業投保意識不高等多方面因素。從本期開始,本版將開辟《環責險系列報道》專欄,聚焦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中的問題,關注試點地區的經驗和案例,探討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希望更多的業內人士參與交流互動,共同推進環責險。
雖被寄予厚望,但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以下簡稱“環責險”)的發展一直都未能擺脫“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
從2007年原國家環?偩滞袊1O會聯合發布《關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環發﹝2017﹞189號)開始,環責險在國內發展已經進入第十個年頭。根據環境保護部披露的內容, 2016年,全國投保企業1.44萬家次,保費2.84億元;保險公司共提供風險保障金額263.73億元,與保費相比,相當于投保企業的風險保障能力擴大近93倍。2016年全國保費總規模為2.5萬億元,環責險占比僅為萬分之1.14。全國有的省市環責險試點一直未開展,有的雖然開展過,但現在已經偃旗息鼓了。
縱觀各個試點省份,推廣環責險的模式各有特點,但所遇到的問題類似——企業投保意識不強,缺乏有效的強制手段。無論實地采訪,還是在相關研討會上,記者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聲音:因為缺少必要的強制依據,導致環責險對企業的約束性不強,也就很難達到交強險那樣的強制效果。因此,不少業內人士呼吁,將環責險變成類似交強險那樣的強制險,通過法律強制,推動環責險發展。然而,僅憑強制就能讓環責險走出目前的窘境嗎?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企業為何觀望心理重?
主要問題就是“法律強制依據不足”
2015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環境保護法》第五十二條規定,國家鼓勵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顯然,“鼓勵”與之前期待的“高風險企業強制投保”還有一定距離。由于上位法缺失、強制性不足,加之違法成本低、執法不力、保險責任過窄、賠償不順暢等因素,讓企業覺得“不投保你奈我何?況且我也不是沒有客觀理由”,對環責險總是抱著一種觀望心理,能拖則拖。
河北省環境保護廳政法處副調研員王德春分析認為,全國環責險試點推行“不易”的主要問題就是“法律強制依據不足”,這又影響了環責險試點工作的持續深入,造成“數據支撐不足”,而“數據支撐不足”反過來又影響了立法強制的進程。
但是,環保部門沒有放棄任何一個機會推動高風險企業強制投保。前不久,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剛剛完成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草案第六十一條規定,“列入土壤污染重點監管行業名錄、從事土壤污染修復等土壤污染高風險的企業應當投保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睂Υ耍ピ聪楸kU經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蘇旭形容為“曙光在前”,“這是環責險距離真正上升到國家立法強制最近的一次!彼J為,如果實現環責險上位法立法先行,就解決了目前推廣過程中缺乏法律依據的關鍵性制約問題。在法律授權基礎上,制定好管理辦法,我國環責險從此就可走上依法投保的軌道。
河北為啥推廣成效顯著?
納入了省委深化改革的重點工作,既重視覆蓋面也重視投保質量作為一項環境經濟政策,環責險的發展需要依靠市場機制,不能只靠環保部門吆喝,但在現階段還需要政府幫忙“扶上馬”。為了推廣環責險,各級環保部門也想了很多辦法。
以河北省為例,2014年4月,河北省環境保護廳、河北省金融工作辦公室和河北保監局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在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基本原則下,按照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和分類別分階段逐步推進的原則,首先在全省范圍內選擇污染重、風險大、位置敏感的行業和企業開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工作。涉重金屬企業和其他重污染高風險企業被納入試點。
同時,由河北省環保廳牽頭,建立了河北省環保廳、河北省金融辦和河北保監局等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由省環保廳廳長為組長,省環保廳、省金融辦、河北保監局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環保、金融辦、保監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河北省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省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開展。采用招標和比選方式,選擇出4家保險經紀公司和5家保險公司,采用經紀公司分區域負責、協調監督“共保體”服務的模式,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試點工作。
近兩年來,河北省的環責險推廣成效顯著。2014年,河北省僅有40家企業投保環責險,到2016年,投保企業增加到1059家,保費收入4400萬元,保險責任總額35.98億元。談到經驗,王德春說:“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力支持,把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納入了省委深化改革的重點工作,并在年底進行考核。省環保廳綜合考慮國家推進環責險試點工作明確的試點范圍,并結合河北省的實際情況,有為推動,將投保任務分配給各設區市、省直管縣(市),促進了環責險試點的落實!
唐山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6年度,唐山市積極推動環責險試點工作,不但重視環責險的覆蓋面,同時也高度重視環責險的投保質量。要求保險經紀公司負責技術把關,依據國家有關標準和全省招標確定的保險方案,力爭做到保額與風險基本相匹配,一旦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發生,環責險能夠真正起到應有的保障作用。環保部門不具體干涉保額的高低,專業的事交由專業的機構去完成。如果不能保證環責險投保的質量,一旦出現環責險保額與環境污染損害差額巨大的情況,可以追究保險經紀公司以及保險公司的責任,為什么不認真執行有關標準和方案,這樣使唐山環責險工作真正做到保質保量,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
唐山計劃投保企業105家,實際投保137家,投保率為130.48%。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唐山環責險件均保費14.49萬元,件均保額達到1470萬元,遠高于其他設區市。
不足額投保難以分擔風險
不能將保險功能局限于保障,要讓企業看到投保帶來的更多利好環責險之所以被寄予厚望,不僅是其具有賠付功能,王德春表示,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除了能分散企業風險,還有利于發揮保險機制的社會管理功能,利用費率杠桿機制促使企業加強環境風險管理,提升環境管理水平。利用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來參與環境污染事故的處理,有利于使受害人及時獲得經濟補償,穩定社會秩序,減輕政府負擔,還可以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
“保險的職能不僅是損失保障,還有防災防損等功能。我們不能將保險功能局限于保障,要讓企業看到投保帶來的更多利好!比吮X旊U河北分公司責任保險事業部負責人認為,保險不能僅關注保多少、賠多少,而要讓企業真正感受到服務和投保的價值。
在采訪中,很多人將環責險與交強險進行類比。有企業負責人建議,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就應當跟交強險一樣,有一個基本的強制保額,剩下的由企業購買商業環責險。
“在環保部門千方百計推動,許多企業依然拒不投保,或是給個面子按最低保額應付一下的現實情況下,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寄希望于用商業環責險補充強制環責險,缺乏現實基礎和可操作性!笔ピ聪楸kU經紀有限公司責任險事業部總經理徐保彩表示。
根據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2016年全國交通事故保險保障程度分析報告顯示,去年全國僅有不足兩成的個人車險保額可覆蓋風險。相比車險的發展歷史,人們對新生的環責險認知程度更低,其發展局面可想而知。
當前,一些地方在推行環責險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僅按照最低檔保額投保的情況。很多企業認為,自己企業的環境風險不高,或者環保設施完備、環境管理比較嚴格,足以應對環境風險,因而投保意識不強。但是,環責險具有“低頻高損”的特點,不區分環境風險僅按最低保額投保,一旦發生事故,理賠金額也只是杯水車薪,難以發揮分擔風險的作用。
可見,環責險的推廣仍需要各方努力。除了明確法律依據,還需要提高企業的環境風險意識和投保意識,保險公司也要在條款優化等方面努力。曾有業內專家表示,環境執法加嚴、企業環境違法成本增加等,有助于形成倒逼機制,迫使企業關注環境風險,進而形成轉移風險的需求。聯系人:席桂和15030887861
0317——8333029








15030887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