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份,中國銀行同業拆借市場利率迅速攀升,其中隔夜拆借利率從4.5%起步,盤中先后攻破10%、20%、30%大關,不斷刷新銀行間市場成立以來的歷史紀錄。以融資租賃為主要銷售模式的鉆機/沖擊器行業,所面臨的資金壓力幾何?
主要上市公司領跌
銀行間的資金緊張問題,致使市場出現“錢荒”問題,由此導致兩市股價跳水。6月24日,收盤滬指報1963.94點,跌5.27%。國內幾家銀行跌幅超過9%,同時鉆機/沖擊器股領跌。當日,鉆機/沖擊器行業主要龍頭企業跌幅超過6%,其中三一重工跌幅4.27%,中聯重科跌幅8.53%,徐工機械跌幅5.98%,柳工股跌幅6.79%,山河智能跌幅6.16%,山推股份跌幅6.97%。
鉆機/沖擊器行業主要的銷售模式是融資租賃業務,絕大部分客戶都需要通過銀行貸款購買產品。“錢荒”的到來,銀行必然會減少放貸的金額,增加用戶購機申請銀行按揭的難度。銀行批復按揭的時間延長,將會導致原本具備還款能力的客戶更多地選擇融資和分期貸款,而這會考驗融資公司和代理商的資金實力。
另外,由于前兩年鉆機/沖擊器制造企業為了擴張市場份額,融資租賃首付款一降再降,直至零首付的出現。這一現象導致行業的資金鏈緊張,存在大量的應收賬款和呆死帳。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數據,2月末,全國機械工業企業應收賬款25330.61億元,同比增長15.87%,其中鉆機/沖擊器行業應收賬款同比增加12.7%。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整個鉆機/沖擊器行業面臨需求不足的困難,而資金的收緊,資金鏈緊張,用戶還款能力差無疑將使鉆機/沖擊器企業的境況如同雪上加霜。
今年以來的業績
2012年,鉆機/沖擊器行業進入寒冬。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數據,該行業當年完成工業總產值6018.34億元,累計同比增長為0.59%;完成銷售產值5915.71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85%。相比前兩年的高增長,2011年鉆機/沖擊器行業同比增長35%,2010年行業增速為48%,2012年的行業狀況可謂慘烈。
今年以來,鉆機/沖擊器行業并沒有演繹反轉行情,截止5月的數據,行業幾大主要經濟指標均呈現負數。首先,主營業務收入下降。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數據,1~4月鉆機/沖擊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6.57%。是機械工業13個行業中兩個下降的行業之一。遠遠低于同期整個機械工業的平均增速12.75%。雖然,1~4月的下降幅度已經比前幾個月的下降有所收窄,但仍然處于下跌通道。數據表明,1~2月,鉆機/沖擊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下降速度為13.04%,比去年同期回落20.06個百分點。其下跌幅度,不僅是當時整個機械工業中降幅大的行業,并且是惟一下降的行業。
其次,利潤下降。1~2月,鉆機/沖擊器行業利潤下降58.68%,其下降幅度在13個行業中排名首位。2個月后,仍然保持這一位置,不過利潤下降幅度減緩,1~4月鉆機/沖擊器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8.16%。
其三,產量下降。1~5月,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數據,鉆機/沖擊器類大部分產品產量繼續下降,1~5月份挖掘鏟土運輸機械、挖掘機和裝載機的產量同比均下降5%以上。其中挖掘機降幅較大,雖然降幅比上月收窄6.95個百分點,但同比仍下降在10個百分點以上。不過壓實機械產量略有上漲,同比增長3.5%,比上月回落8.23個百分點。相比一個月以前的數據,產量下降略有好轉。1~4月,鉆機/沖擊器行業產成品同比下降的幅度為10.56%。
其四,進出口雙雙下降。1~2月,鉆機/沖擊器行業出口同比下降8.72%,與去年同期相比回落48.31個百分點,回落幅度深。進口方面,鉆機/沖擊器行業2月進口1.61億美元,同比下降72.47%;3月進口4.07億美元,同比下降35.91%。
惟一一個令人欣慰的下降的數字是存貨增速的下降。1~2月,鉆機/沖擊器行業存貨增速下降9.26%,這表明鉆機/沖擊器企業的庫存量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如何應對
鉆機/沖擊器行業經過近10年的高速發展,從2011年開始出現明顯下滑跡象。其中除了外部原因之外,行業自身的重復建設所導致的部分產品產能嚴重過剩,產品結構不合理的矛盾已經成為業內的共識。比如挖掘機行業,目前我國的產能已經超過40萬臺/年,而全球每年挖掘機的需求量尚不足40萬臺。
面對今年新出現的問題,不少行業人士認為,相比前十年不顧一切拼增長,當前鉆機/沖擊器行業更重要的任務是控制財務和庫存風險,包括控制信用銷售、加強回款并降低庫存。同時,微利時代的到來,鉆機/沖擊器企業需要采取新的經營模式。包括加強管理,理順內部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利用人民幣升值,增加從國外進口原材料,降低材料成本;將生產基地轉移到欠發達地區,利用當地較為廉價的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降低生產成本;直接與外商聯系,或充分利用互聯網發展電子商務,減少出口的中間環節,提高交易的效率等。
另外,適度開發海外市場也當屬權宜之計。從2012年鉆機/沖擊器行業的出口區域來看,亞洲依然是我國鉆機/沖擊器出口的傳統大市場,市場份額依然達到42.72%。其次分別是歐洲、非洲和拉美。從2013年的情況看,行業除了在傳統市場繼續拓展之外,也不斷地在新興市場尋找機會。僅在6月,就有好幾家行業重點企業披露獲得出口大單的消息。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重卡590輛出口委內瑞拉,成為公司今年出口的“大單”。6月,204臺廈工新型特種叉車運往阿爾及利亞,貨值424萬美元,這是廈工針對非洲市場推出升級版的新型叉車。而河北宣工拿到了古巴援外項目10臺SD7高驅動推土機產品訂單,實現銷售額850多萬元人民幣,創今年大馬力產品批量出口新記錄。
不過,我國鉆機/沖擊器高端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強,這一直是我國鉆機/沖擊器企業在海外市場進一步發展的掣肘。業內人士表示,我國鉆機/沖擊器一些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如傳動部件、控制元件、柴油發動機及關鍵液壓件等還需依賴進口。因此,從根本上提高我國鉆機/沖擊器企業的創新能力,才會使得成本有進一步的下降空間,并有利于緩解目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