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新資訊
熱門資訊
國內新聞
    柑橘年年上潰瘍病
    發布者:aofengliu  發布時間:2018-06-15 15:21:39  訪問次數:

    柑橘近年來成為農業種植者比較青睞的果子之一, 俗話說果子好吃樹難栽,柑橘每年的產量是很誘人,但這些都跟管理是分不開的,你對它好,它才能以高產量回報你。

    提起柑橘病害,我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柑橘潰瘍病,潰瘍病是柑橘主要的病害之一,很多果農提起它都會頭疼,打藥頻繁,危害嚴重,防治效果還不理想。該病危害柑橘葉片、枝梢和果實。苗木和幼樹受害特別嚴重會造成落葉、枯梢,影響樹勢;果實受害重者落果,輕者帶有病疤不耐貯藏,發生腐爛,大大降低果實商品價值,使果農增加病蟲防治成本,經濟效益受損,柑橘癥狀是怎樣的,下面就為大家分析一下;

    1、葉片癥狀表現

    開始在葉背出現黃色或暗黃綠色針頭大小的油漬狀圓斑,擴大后,同時在葉正、背兩面均逐漸隆起,成為近圓形、米黃色的病斑。不久,病部中央破裂,隆起更顯著,表面粗糙,木質化,呈灰白色或灰褐色火山口狀,病部多為圓形,常有輪紋或螺狀紋,周圍有黃色或黃綠色的暈環,在緊靠暈環處常有褐色的釉光邊緣。

    有時幾個病斑互相連合,形成不規則形的大病斑,后期病斑中心凹陷成火山口狀裂開。

    2、稍枝受害

    病斑特征基本與葉片病斑相似,開始出現油漬狀小圓點,暗綠色或蠟黃色,擴大后成灰褐色,木質化,比葉片上的病斑更加凸起。

    病斑中間凹陷,如火山口狀裂開,但無黃色暈環,嚴重時引起葉片脫落,枝梢枯死,以夏梢尤為嚴重。

    3、果實受害在果實上的病斑也與葉片上的相似,但病斑較大。木質化程度比葉片病斑更甚,更為堅實,病斑中央火山口狀的開裂也更為顯著,有的柑橘品種在病、健部分分界處有深褐色釉光邊緣。

    由于品種的不同,釉光邊緣的寬窄有差異。病斑只限于在果皮上,發生嚴重時會引起早期落果。

    發生規律:

    柑橘潰瘍病流行的基本條件是高溫多濕與感病的幼嫩組織相結合,柑橘潰瘍病發生是否嚴重常與以下因素有密切關系。

    1、氣象因素

    在氣溫適宜條件下,雨量與病害的發生成正相關。高溫多雨季節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傳播,病害發生嚴重。一年可發生3個高峰期。春梢發病高峰期在5月上旬,夏梢發病高峰期在6月下旬,秋梢發病高峰期在9月下旬,尤以夏梢最為嚴重。若遇干旱季節,雖處于嫩梢期,溫度亦適宜,但缺少雨水,溫度低,病害就不會發生或發生很輕。

    2、栽培管理

    不合理的施肥,會擾亂柑橘的營養生長,一般若施氮肥過量,會促進病害的發生,而增施鉀肥,可減輕發病。凡摘除夏梢控制秋梢生長的果園,潰瘍病顯著減少。留夏梢的果園,潰瘍病發生常較嚴重。凡潛葉蛾(甲)、惡性葉甲、鳳蝶等害蟲嚴重的果園,由于蟲害造成大量傷口,利于病菌侵入,潰瘍病常發生較嚴重。

    3、品種感病性

    柑橘不同種類和品種對潰瘍病感病性的差異很大,一般是橙類(尤其是紅江橙)、沙田柚、檸檬最易感,柑類的蕉柑、椪柑、溫州蜜柑等感病較輕,橘類如年橘、朱紅橘、四會橘、南豐蜜橘較抗病,金柑最抗病。柑橘不同品種對潰瘍病感病性差異與氣孔數目、大小及孔口結構有密切關系。感病的品種,其單位面積氣孔數目較多,孔口通過開張較大;抗病品種單位面積氣孔數較少,孔口通過開張較小。

    4、樹齡

    幼苗和幼齡樹更易感病,樹齡愈大發病愈輕。因為幼苗及幼齡樹的夏、秋梢多,抽梢的次數多,有利于病菌侵入。

    5、柑橘生育期

    潰瘍病菌一般只侵入一定發育階段的幼嫩組織,對剛抽出來的嫩梢、嫩葉、剛謝花后的幼果,以及老熟了的組織不侵染或很少侵染。因為很幼嫩的組織的氣孔尚未形成,病菌無法侵入。而老熟了的組織,原有氣孔多數處于老化,中隙極小或閉合,病菌侵入困難。

    防治方案:

    1、 萌芽前 潰腐靈100-200倍噴霧一次。

    2、花期、展葉期 靚果安300+沃豐素600倍噴霧在開花前噴一遍,展葉期噴兩遍。

    3、謝花期  靚果安300+沃豐素600倍噴霧一次

    4、果實生長期  靚果安300-500+沃豐素600+大蒜油1000倍多次噴霧,間隔15-20天,最少噴霧4次。

    5、果實采收后 使用潰腐靈100-200倍液+有機硅噴樹體干、枝、葉。

    6、根系生長期初期(4月上旬、7月中旬)

    方案:使用青枯立克+根基寶灌根1-2次,灌于毛細根區,以灌透為準。幼樹(1-5年生)灌10棵樹,成年樹一瓶5棵樹(建議弱勢樹、病樹、老樹使用青枯立克灌3-5棵樹)。

    在加強綜合管理技術的同時,按照方案中的用藥時間、用藥濃度,遵循周年防治方案,不僅有效防治柑橘潰瘍病,同時能增強免疫力,提高樹體抗病能力,對預防柑橘樹脂病、炭疽病、瘡痂病等具有較好的作用,避免樹體得病后治療費時、費力、費錢,救治難度高的弊端。真正做到醫學巨著《內經》中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理。

    免責聲明:線纜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  
成人另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