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生物能(沼氣)、海潮能這些能源?稍偕茉床淮嬖谀茉春慕叩目赡埽虼巳找媸艿皆S多國家的重視,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國家。
我國可再生能源占比快速提升
中國 2016 年風電/光伏/核電發電量占比分別達到4.0%/1.1%/3.6%, 2017 年前三季度占比達到 4.5%/1.8%/3.9%,呈逐年提升的趨勢; 2017年 1-9 月我國光伏/風電/水電/核電分別新增裝機 42/9.7/8.2/2.2GW,但電力消費總量增速超出預期,火電利用小時數有所提升, 全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約為 14.3%,比去年同期提高約 1 個百分點。
根據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我國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將超過 15%; 發改委、能源局發布的《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提出,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發電占總發電量的 50%,到 2050 年更要成為能源主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總消費的 50%以上,即發電占總電量的 70%-80%,比起當前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間。若考慮我國到 2030 年發電總量達到 10 萬億 kWh,則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占到 5萬億 kWh,考慮風、水、核電按照當前發展路徑,對于光伏裝機的需求則達到 2600GW 之多。
由于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多種新能源發電受到氣候和天氣影響,發電功率難以保證平穩,而我們知道電力系統要求是供需一致,電能消耗和發電量相等,一旦這平衡遭到破壞,輕則電能質量惡化,造成頻率和電壓不穩,重則引發停電事故。為提高電力系統的運行安全性,群菱能源嚴格按照相關標準的要求,研制出的高低電壓穿越檢測平臺解決方案,為新能源發電并網高低電壓穿越能力檢測提供有效的途徑。
北京群菱專業生產的高低電壓穿越檢測平臺,滿足標準GB/T 19964-2012《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和GB/T 19963-2012《風電場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 ;滿足標準NB/T 32005-2013《光伏發電站低電壓穿越檢測技術規程》和NB/T 31051-2014《風電機組高電壓穿越測試規程》;滿足NB/T 31111-2017《風電機組高電壓穿越測試規程》與GB/T34133-2017《儲能變流器檢測技術規范》等相關標準對新能源發電并網高低電壓穿越測試的要求。
測試容量:3MW--15MW可以定制
并網電壓:35kV 或10kV可以選擇
并網檢測:光伏電站、風電場、儲能電站、微電網系統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社會資本投融資迎來利好,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依然是主流
2017年3月27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深化能源行業投融資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了要激發社會資本參與能源投資的動力和活力,并暢通能源投資項目的融資渠道!赌茉窗l展“十三五”規劃》中也提出,將完善能源投資政策,制定能源市場準入“負面清單”,鼓勵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依法進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綠色能源(清潔能源)產業市場前瞻報告》中指出:2014年以來,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截至2014年9月底,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4.4037億千瓦,占全部電力裝機容量比例超過30%,繼續保持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第一大國地位。
其中,水電規模以上新增裝機容量1565萬千瓦,溪洛渡、向家壩等一批西電東送標志性大型水電項目投產運行,累計裝機容量超過2.9億千瓦;風電新增裝機容量858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達到8497萬千瓦;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400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超過20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容量90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超過940萬千瓦。
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投資總額為2687億美元,相當于2004年的5倍。其中,中國在清潔能源方面的投資達到創紀錄的677億美元,較2011年增加20%,投資總額位居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清潔能源領頭羊。
清潔能源在中國的地位已從補充能源上升為替代能源。至 2017 年三季度末,中國水電/風電/光伏/核電裝機量分別達到 3.39/1.57/1.20/0.36 億千瓦,占電力總裝機量比例分別達到約 20%/9%/7%/2%。清潔能源總裝機不斷提升,在發電裝機中所占比重越來越高。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全球清潔能源市場亦維持了快速增長的趨勢,截至 2016 年底, 風電和光伏累計裝機量分別達到 467GW 和 296GW,保持了較高的增速。 2017 年第三季度,全球對清潔能源的總投資為 669 億美元,同比增長了將近 40%(BNEF)。其中清潔能源發電占比亦逐年穩步提升,2017 年 1-7 月 OECD 國家核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 17.6%,水電占總發電量的 14.5%,地熱、風電、太陽能等則占 9.7%。其中地熱、風電、太陽能等非核新能源發展較快, 1-7月發電量為 594.2 太千瓦時,較去年同期發電量增長了 12.5%,占比提高了 1個百分點(IEA)。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遵循產業發展規律,消化存量,做優增量
在當前中國能源消費增速放緩、結構優化進程加快,以及全球范圍內的能源形勢和氣候急劇變化的雙重背景下,能源產業正在從粗放式生產轉向更高質量、更具效率的生產模式,調整能源結構、推動清潔能源的更廣泛應用成為現階段中國能源發展政策中的關鍵環節。
來源:前瞻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