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只有中專學歷、所有技術全靠自學……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電焊工劉建樹,17年間,克服了眾多技術難點,實現了高速動車組轉向架部件焊接的自動化,被公認為轉向架焊接領域“焊接機器人編程第一人”。日前,他被評為首屆“齊魯工匠”。
“干編程必須要熬得住,全身心撲在工作上。只有積累多年的經驗,才能獲得那種靈光一現的編程靈感。”劉建樹說,焊接機器人的操作辛苦在編程上,“焊接機器人的編程,需要操縱它干一遍活,并把所有的操縱數據形成程序,再做優化調整,才能實現機器人的獨立工作!痹诠ぜ拿恳粋焊接點上,劉建樹將所需的焊槍角度、焊接參數和軌跡、智能修正參數等操作流程輸入電腦,再讓焊接機器人把活干一遍“記住”。
每次編程后,還要做小批量的工件焊接測試,優化編程。劉建樹把焊接機器人的工作過程劃分為一個個步點,每個步點上包含大量焊接程序數據,在動車組的轉向架上,這樣的布點就有7000多個,其工作量和嚴謹程度可想而知,而編程的過程,相當于劉建樹“手把手”教機器人干一次工件焊接。
在缺少相關技術文件的情況下,劉建樹自學成才,獨立開發了三十余種大部件近200套自動焊程序,解決了眾多國內外編程專家都頭疼甚至難以解決的難題。他首創的“多層多道錯層一次性堆焊”機器人編程方式,解決了轉向架橫梁組成堆焊層數多、人工焊接成型差、機器人定位難的難題。在這個基礎上,首次實現轉向架橫梁組成焊接的自動化,使焊接效率提升了近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