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要求
1)機械強度,破碎率和磨損率之和不應大于1.5%(百分比按重量計)。
2)化學性質穩定,不含可見泥土、云母和有機雜質,濾料的水浸出液不含有毒有害物質。
3)石英砂的密度不應小于2.55g/cm3。(使用中對密度有特殊要求者除外)。
4)石英砂濾料的灼燒減重不應大于0.7%,鹽酸可溶率不應大于1.5%(部頒標準)。
5)含泥量不應大于1%,密度小于2g/cm3的輕物質的含量不應大于0.2%(部頒標準)。
6)粒徑級配合理,外觀呈多棱角獨白有光澤的晶體。單層或雙層濾料的粒徑范圍,一般為0.5-1.2mm。三層濾料的粒徑范圍,一般為0.5-0.8mm。
7)粒徑范圍小于指定下限粒徑按重量計不大于3%,大于指定上限粒徑不大于2%。
8)石英礫石承托層的粒徑范圍,一般為2-4、4-8、8-16、16-32和32-64mm(部頒標準)。
礫石(卵石)是經過很長時間,逐漸形成的。礫石(卵石)的形成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巖石風化、崩塌階段;第二階段是巖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運和磨圓階段。
內含有小石子的卵石,其形成原因是破碎的巖塊,僅長距離搬運使棱角消失,形成圓形或橢圓形的石子(或稱卵石、礫石),再經膠結的巖石稱為礫石。
常用規格:6-8mm,8-16mm,2-3cm ,3-5cm, 5-8cm,8-10cm,8-15cm,16-32cm,32-50cm。
指標要求:鹽酸可溶率<0.12%,否則在酸性水處理過濾時被酸化侵蝕,導致過濾系統損毀。
其它指標需符合建設部《水處理用濾料》[1] 標準 CJ/T 43-2005。
水處理用鵝卵石濾料系列:4—8mm、8—16mm、16—32 mm;
水處理廠濾料墊層系列:2—3cm、3—5cm、5—8cm、8—16cm、16—32cm;
化工廠耐酸抗腐蝕專用系列:(天然鵝卵石)5—8cm、8-1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