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主要產品的銷量自去年四季度開始回升,一路高歌猛進。進入2017年之后,回暖趨勢更加強烈。在噴砂、噴漆、水泥噴漿、反循環打樁、搶險、公路建筑、礦山打爆破孔、打水井等應用領域,為工程氣動工具提供壓縮空氣動力的移動空壓機,隨著工程行業需求的爆發,也迎來了快速增長期。
2017年上半年共銷售挖掘機75069臺(含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00.5%;26家裝載機制造商共計實現銷售49088臺,國內銷售39776臺,出口9218臺,軍工94臺;裝載機累計出口9218臺,同比增長35%,出口量占總銷量的18.78%;2017年6月,納入統計的10家主要推土機生產企業共計銷售推土機494臺,同比增長51.07%,連續三個月實現50%以上的同比高增長;全國10家主要平地機生產企業(徐工道路、卡特彼勒(中國)、常林公司、山推、柳工、三一、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鼎盛重工、成工、廈工)共銷售各類平地機2326臺,同比增長41.14%;壓路機增長勢頭迅猛,累計銷量為9625臺,同比增長50.96%,其中出口960臺;攤鋪機累計銷量為1398臺,相比去年同期的1092臺,增長28.02%;銑刨機累計銷量為448臺,同比增長22.74%,累計出口11臺。
移動空壓機直銷:13673698058
上半年需求強勁回升
2017年以來,在中國經濟穩定向好逐步回暖趨勢下,受到了去年來銷量基數較低的影響,另外隨著宏觀經濟回暖、PPP項目落地、房地產投資增長、產品庫存周期、換新周期等各因素的疊加促進,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推土機、銑刨機、攤鋪機等各類工程機械產品銷量都實現了強勁的回升態勢。
設備更新需求加大。今年工程機械行業回暖的核心原因之一還是設備更新帶來的需求。截至目前來看,設備更新需求空間依然較為樂觀。首先是設備更新的高峰期來臨,上一波工程機械行業規模迅速發展時期是從2007年至2011年,當時的基建熱潮在2011年達到了頂峰。而一般工程機械的更新周期在8-9年,因此此波設備更新需求在2015-2019年,頂峰應該在2017年-2019年。
基建大量開工帶來的存量設備更新。地產、基建和煤炭采礦構成其三大需求來源,從地產和基建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及增速對比看,近幾年基建增速維持高位,對挖掘機的增量需求貢獻提升。需求較好是此輪工程機械行業的主要催化劑。
工程機械周期性強,在復蘇調整中受益于下游工業、基建行業、礦業的改革復蘇。2016年下半年來,制造業PMI指數、PMI新訂單和PMI生產指數持續高于榮枯線50。同時,隨著“鐵公基”持續需求帶動,下游基建投資保持增長趨勢,房地產投資規模也逐年增長,且增長幅度有所回升。
PPP項目的持續落地,也刺激了工程機械行業的需求。截至今年4月底,入庫項目數12700項,其中70%以上與基礎建設項目有關。中銀國際推測,按照1-1.5年的平均項目落地周期,大量處于準備和采購階段的項目會集中在2018年前后落地,拉動下游基礎建設投資,刺激工程機械板塊的需求,尤其是適應于城鎮建設的小挖、推土機、壓路機、移動空壓機的銷量增長可期。
下半年有喜有憂
2017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也面臨一些風險和挑戰。從市場表現來看,國內市場盡管呈現筑底回升的跡象,但工程機械市場仍面臨去庫存、房地產調控、地方財政壓力等挑戰;產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仍較為突出,大多數中小企業仍存在低端產品比重偏高、產能無序擴張等問題。
海外方面,國際工程機械市場復蘇依然遲緩,行業產出及投資仍在下滑,很多海外市場反彈多是基于低基數的“補漲”,能否企穩仍待進一步觀察。因為在一些新興市場,匯率的大幅波動對市場規模以及增速影響顯著,短期內甚至可能遠超來自下游的影響。
行業層面,下游礦業、能源業受國際市場影響,景氣度大幅下行,基礎設施發展也面臨著政府財政緊張、業主財力不足等困擾,美元走強的匯率壓力以及高昂的融資成本不但制約工程機械重點下游行業復蘇,對工程機械銷售本身也會帶來需求萎縮的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去杠桿大背景下,預計下半年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增速趨緩,同時隨著補庫存周期結束,工程機械銷量數據將由上半年3位數高增長切換至平穩增長(20%),龍頭企業通過充分出清恢復盈利能力,行業集中度將持續提升。
另外,由于挖掘機是工程建設的第一步,分析人士也將這個指標看做是行業蘇醒的先行指標。分析人士指出,其他工程機械設備相比挖掘機往往存在3-6個月的遲滯,所以預計未來至少半年內裝載機、推土機、壓路機、移動空壓機等機械有望繼續保持較高速增長。
奧萊斯移動空壓機,上海三致移動空壓機------1367369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