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先輩們在勞動,生活中,對自然萬物的敬畏與態度的表達,
是在歷史的長河中自然生成的文化財富。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不斷發展流變過程中表達了對生活的態度,并將這種態度進行高度的藝術凝練,
它記錄著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歷史畫面,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
非物質文化遺產——農民畫傳承
秀洲農民畫是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油車港鎮被命名為浙江省非遺主題(實驗)小鎮。
油車港鎮是秀洲農民畫的重要陣地,這里因為農民畫入選“浙江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為更好地傳承和推廣非遺文化,油車港鎮中學著力打造農民畫展廳。
油車港鎮中學農民畫展廳
↓↓↓
農民畫是在豐富多彩的江南傳統民間藝術的土壤里成長起來的民間美術之花,
富有濃郁的江南水鄉風格,充分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審美情趣。
把農民畫與江南水鄉元素相結合,
江南不只有水墨,還有濃烈的色彩。
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的農民畫,將油車港鎮中學裝扮得更有特色、更富活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茶藝傳承
2008年,茶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對茶的鑒賞離不開對品茗美好環境的營造,通過策劃設計,創造出領略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
茶園小學茶藝室
位于嘉興市的茶園小學,背靠嘉興平原地帶唯一的古茶園,配合著嘉興傳統的文化氣息,營造出茶園小學專屬的茶文化。
茶藝背景的設計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
溧陽橫澗小學茶博館
橫澗小學地處溧陽,而溧陽素有“茶鄉”之美譽,這里早就有種茶、制茶、飲茶的傳統習俗,擁有悠久的茶文化歷史。
茶博館是茶文化的收藏、展示、教育、研究的基地,配合學校《茶文化》校本教材,讓茶藝、茶德深入人心。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