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諧而共生——海寧市硤石中學校園文化建設
海寧市硤石中學,前身是1970年創辦的硤石鎮五·七中學,1972年更名為硤石鎮第二中學,1978年硤石鎮第三中學并入硤石鎮第二中學,1979年春改名為海寧縣硤石中學,1984年海寧撤縣建市后更名為海寧市硤石中學,1999年易地搬遷至風景秀麗的東山西麓并改名為海寧市實驗初級中學,2012年9月重新更名為海寧市硤石中學,學校位于錢塘江北岸觀潮勝地、皮衣之都之稱的浙江省海寧市,是一所有四十余年辦學歷史的名校。
天地人合一的安全、有序、優美的和美校園;
真善美合一的誠信、靈動、快樂的和樂學生;
精氣神合一的博愛、精藝、高雅的和雅教師;
師生校合一的生本、高效、豐潤的和潤課堂;
上中下合一的民主、正氣、融洽的和洽管理;
家校社合一的平等、團結、共贏的和諧環境。
01
行政樓大廳
行政樓大廳規劃展示校訓、辦學理念以及學校榮譽、“六個一”的辦學特色等,使其成為對外展示的窗口,以核心精神和特色文化推動學校發展,引領師生成長。
和而不同 諧而共生
和美和樂 和雅和潤
滴滴汗水 行行履跡
02
教學樓連廊
教學樓的廊道、形象墻是學生上下課必經的地方,不同樓層打造不同文化主題,渲染輕松的學校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公共空間營造校園文化,打造非正式的互動空間,讓學習隨處可行。
(1)書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尤為重要,為了更好培養孩子閱讀、表達、認知的能力,本層打造閱讀書吧,古樸的中式風格打造書香氣息,為學生營造溫馨舒適的閱讀氛圍。
閱讀是思想的航行之船
閱讀把我們帶向遠方
(2)刺繡
刺繡是一門古老的手工技藝,也是非遺文化。合理劃分功能區域,介紹刺繡的由來與發展、展示學生的刺繡作品、發揚刺繡的文化。設計上采用中式風格打造典雅文化,立于墻柱的異形畫框,無一不展示著刺繡的魅力,滿足學生娛樂、互動等多種需要。
繡盡千嬌百媚 線承古韻悠長
一針一夢境 一線一世界
(3)科技
科學總是充滿神秘的色彩,設計上采用科技藍,頂層用多邊形造型燈、星空軌跡打造神秘宇宙感?萍汲WR及科學小游戲的設置,既開闊學生視野,又增加人與空間的互動性,使師生探索追求知識,感知宇宙奧秘。
科技新時代 智慧創未來
體驗科學 超越夢想
(4)校友
硤石中學1970年建校,本層空間劃分為歷史沿革、榮譽展示、優秀校友風采展示。設計風格呼應學校風格,活躍了校園文化,激勵學校砥礪前行,便于增進文化交流。
凝聚校友 砥礪前行
03
圖書館
圖書館三層樓閱讀角規劃了地理、文學、歷史三方面的主題—從“中國民族奇妙之旅”、“文化之旅”、“歷史的沸點”營造和諧溫馨的閱讀環境,主題性的閱讀角可以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讀書、求知。
中國民族奇妙之旅—56個民族
在這里,學生將踏上一場奇妙之旅,可以拜訪不同的民族,欣賞哈尼族人花費上千年修筑的梯田,辨認世界上活著”的象形文字—納西族人的東巴文......在豐富有趣的書籍中,或騎馬,或游船,走過56個名族,感知神奇的人文地理。
文化之旅—閱讀的燈塔
燈塔,是茫茫大海中唯一的落腳點,而書籍就像燈塔,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指引人生道路,學生可以在這一角落坐下來細心品讀,探尋歷史文明、感悟詩香詞海、領略現代精神??????都是一場文化的精神旅行。
歷史的沸點—上下五千年
中華上下5000年,既有王朝的興衰更迭,又有人物的枯榮沉浮,歷史的每一次發展,都是一次沸騰。從上古時代到第一個王朝秦朝、到大唐盛世、再到清朝的滅亡、新中國的成立,師生在這里,沉浸于歷史人物的同時,看清歷史發展脈絡,探究個人與時代的關系,從而獲得啟迪和思索。
中華文脈—走進經典
國學經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文學瑰寶,具有傳承價值。唐詩、宋詞、元曲、散文、詩歌......讓傳統美德根植于心,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地球上的七巧板—七大洲
地球是一個七巧板,被海洋環繞,分散在七大洲,通過七大洲五大洋來感受世界、探索世界。
在硤石中學
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古韻
充滿了浪漫的藝術氣息
洋溢著濃郁的科學氛圍
演繹著精彩的成長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