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導讀:2013年10月8日17時56分許,博興縣誠力供氣有限公司焦化裝置的煤氣柜在生產運行過程中發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3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200萬元。
一、事故發生經過和應急處置情況
(一)事故發生經過
氣柜自2012年9月28日投用后,運行基本正常。2013年9月25日后,氣柜內活塞密封油液位呈下降趨勢;9月30日后,氣柜內10臺氣體檢測報警儀頻繁報警;10月1日后,密封油液位普遍降至200mm以下(正?刂茦藴蕿280±40mm)。對以上異常,博興誠力二分廠化產車間操作人員多次報告,二分廠負責人一直沒有采取相應措施。10月2日,博興誠力安全部下達隱患整改通知書,要求檢查氣柜可燃氣體報警儀報警原因等。10月5日11時,化產車間檢查發現氣柜內東南側6~7個柱角處有漏點,還有1處滑板存在漏點;二分廠負責人對此也未采取相應安全措施,而是安排于當日16時恢復氣柜運行,17時左右報警顯示氣柜內2~3個監測點滿量程報警。10月6日后,氣柜內一氧化碳氣體檢測報警儀繼續報警,企業仍未采取有效措施。期間,聯系了設備制造廠準備對氣柜進行檢修。
10月8日凌晨開始,氣柜低柜位運行。8時至事故發生前,氣柜內10臺檢測報警儀全部超量程報警,10時54分至13時密封油液位2個監控點出現零液位,13時至15時液位略有回升,15時至17時再次降至零液位。17時45分氣柜當班操作人員開始對氣柜周圍及密封油泵房等區域進行巡檢。17時56分34秒左右(校準后的北京時間),氣柜突然發生爆炸。爆炸造成氣柜本體徹底損毀,周邊約300m范圍內部分建構筑物和裝置坍塌或受損,約2000m范圍內建筑物門窗玻璃不同程度受損,同時引燃了氣柜北側粗苯工段的洗苯塔、脫苯塔以及回流槽泄漏的粗苯和電廠北側地溝內的廢潤滑油,形成大火。
三、事故傷亡人員核查和報告情況
(一)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
該起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33人受傷,其中,4人重傷,29人輕傷。在10名死亡人員中,4人為博興誠力職工,4人為中國三冶施工隊人員,2人為濱州潔美施工隊人員。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3200萬元。
四、事故原因和性質
(一)直接原因
氣柜運行過程中,因密封油粘度降低、活塞傾斜度超出工藝要求,致使密封油大量泄漏、油位下降,密封油的靜壓小于氣柜內煤氣壓力,活塞密封系統失效,造成煤氣由活塞下部空間泄漏到活塞上部相對密閉空間,持續大量泄漏后,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并達到爆炸極限,遇氣柜頂部4套非防爆型航空障礙燈開啟、或者氣柜內部視頻攝像頭和射燈線路帶電、或者因活塞傾斜致使氣柜導輪運行中可能卡澀或者與導軌摩擦產生的點火源(能),發生化學爆炸。
1.爆炸性混合氣體的形成
氣柜自投用以來,密封油一直沒有更換,對其改質實驗發現了粘度下降、出現重銹等不合格項。9月25日后,密封油位呈下降趨勢,事故發生前2個多小時,兩個檢測點油位為零,對角油位差超出允許范圍,活塞傾斜度超出工藝要求;致使密封油大量泄漏,密封油靜壓小于氣柜內煤氣的壓力,活塞密封系統失效。9月30日后,活塞上方安裝的10臺一氧化碳檢測探頭頻繁報警,10月8日8時后全部超量程報警。證明事故發生前,氣柜活塞下部煤氣已沖破、擊穿密封油或走短路而泄漏到活塞上部相對密閉空間,經過長時間持續泄漏和事發當天大量泄漏,煤氣與空氣混合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氣體。
事故調查中排除了空氣自冷鼓工段煤氣壓縮機前或冷鼓工段后至氣柜入口進入煤氣系統、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并達到爆炸極限引發爆炸的可能,也未發現氣柜及其密封機構的設計、制作和安裝存在固有缺陷致使煤氣泄漏的證據。
(二)間接原因
.博興誠力安全生產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安全管理混亂,項目建設和生產經營中存在著嚴重的違法違規行為。
(1)違章指揮,情節惡劣。
(2)設備日常維護管理問題嚴重。
(3)違法違規建設和生產。
(4)對外來施工隊伍管理混亂。
(5)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落實。
(6)安全教育培訓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