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鑄錠的缺陷有哪些?
液體金屬或合金在凝固過程中經常會產生一些鑄造缺陷,常見的有縮孔、疏松和氣孔等,這些缺陷的存在對鑄件的質量產生重要影響。
1) 縮孔
液體金屬在凝固過程中發生體積收縮,凝固早的液體金屬所產生的收縮孔隙由凝固晚的液體金屬來補充,*后一部分沒有剩余的液體金屬補充就成為空洞,即縮孔。一般縮孔部分在軋制或鍛造之前都要切去,否則對產品質量有影響。生產中減少縮孔的辦法有:合理的設計模錠;合理的澆注方法,如上注法,慢注;采用保溫帽等措施。采用連鑄工藝生產的鋼坯沒有縮孔缺陷。因此,連鑄工藝生產的鋼材的成材率高。
2) 疏松
疏松即分散縮孔,主要是由于枝晶間分隔的液體金屬在凝固收縮時得不到液體金屬補充而可能留下的一些小孔隙以及金屬液中的氣體夾雜造成的。減少疏松的方法是快速冷卻及降低氣體含量等。
3) 氣孔
氣孔是指鑄錠(件)中因有氣體析出而形成的空洞。液體金屬中的氣體溶解度較大,如鑄模表面的銹皮等與液體相互作用產生氣體,澆注時液體流動也會卷入氣體,希望這些氣體在凝固過程要析出。如果凝固過程氣體來不及逸出,就會保留在液體金屬中形成氣孔。在鑄錠鑄坯軋制過程中氣孔大多都可以焊合,但對皮下氣孔,會造成微細裂紋和表面起皺現象,從而影響金屬質量。故冶煉及澆注過程要控制產生氣體的各種因素。
相圖是表示合金系的狀態,是合金的狀態與溫度、成分之間關系的圖解。利用相圖,可以知道各種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溫度的組織狀態及什么溫度下發生結晶和相變,也可以了解不同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溫度下由哪些相組成及相對含量,還能了解合金在加熱和冷卻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轉變。合金狀態圖為進行金相分析、合金熔煉、鑄造、鍛造及熱處理工藝提供了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