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r18 高碳高鉻鋼 “不銹鐵” 特性及適用范圍: 9Cr18不銹鋼用作不銹切片機械刃具及剪切刀具、手術刀片、高耐磨設備零件等。 9Cr18 鋼屬于高碳高鉻馬氏體不銹鋼,淬火后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耐腐蝕性能。該鋼適宜制造承受高耐磨、高負荷以及在腐蝕介質作用下的塑料模具。該鋼屬于萊氏鋼體,容易形成不均勻的碳化物偏析而影響模具使用壽命,所以在熱加工時必須嚴格控制熱加工工藝,注意適當的加工比 化學成份: 碳 C :0.90~1.00 硅 Si:≤0.80 錳 Mn:≤0.80 硫 S :≤0.030 磷 P :≤0.035 鉻 Cr:17.00~19.00 鎳 Ni:允許含有≤0.60 鉬 Mo:可加入≤0.75 不銹鐵是含鉻而不含鎳的,也稱為Cr不銹鋼,就有一定的防腐蝕能力!不銹鐵不是俗語,通俗認為具有鐵磁性的不銹鋼,我認為主要指1Cr17(鐵素體)系列、1Cr13(馬氏體)系列,而Fe以奧氏體形 不銹鐵板材存在時不具鐵磁性。文中以Ni/Cr區分容易誤會,雖然它們導致了Fe的同素異構。但Fe、Ni為鐵磁,Cr為順磁性。高性能軟磁材料1J系列很多是Ni基。 不銹鐵與不銹鋼相比主要是在于是否含鎳!不銹鐵一般是指日本的SUS430,國內為1Cr17,主要化學成分為:C:<0.12,Si:<0.75,Mn<1.00,P:<0.035,S<0.030,Ni:<0.60,Cr:16.00-18.00為鐵素體不銹鋼。 而不銹鋼是既含鉻又含鎳的,由于鎳屬于較穩定元素,那么它的抗腐蝕能力自然要比不銹鐵強很多! 由于鎳的價格較貴,所以從成本上不銹鋼要高于不銹鐵,再加上抗腐蝕能力的差異,不銹鋼價格比不銹鐵高出1/4~1/3 (僅供參考) 辨別: 由于鎳是抗磁性元素,一般比較簡單的分辨方法是看是否具有較強的磁性,即用磁鐵來吸引! 在鋼中含鉻量大于12.5%以上,具有較高的抵抗外界介質(酸、堿鹽)腐蝕的鋼,稱為不銹鋼。根據鋼內的組織狀況,不銹鋼可分為馬氏體型、鐵素體型、奧氏體型、鐵素體—奧氏體型,沉淀硬化型不銹鋼,依據國家標準GB3280—92規定,共有55個規定。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較多的奧氏體型不銹鋼(有人稱之為鎳不銹)和馬氏型不銹鋼(有人稱之為不銹鐵)兩大類。奧氏體型不銹鋼典型的牌號為0Cr18Ni9,即“304”和1Cr18Ni9Ti。馬氏體型不銹鋼就是我們制造刀剪的不銹鋼,牌號主要有2Cr13、3Cr13、6Cr13、7Cr17等。由于這兩類不銹鋼組織成分的差異,使其內裝金屬顯微組織也不相同。奧氏體型不銹鋼由于在鋼中加入較高的鉻和鎳(含鉻在18%左右,Ni在4%以上),鋼的內部組織呈現一種叫奧氏體的組織狀態,這種組織是沒有導磁性的,不能被磁鐵所吸引。常用來作裝飾材料,如汽輪機葉片、刃具類、噴咀、閥座、閥門、量具、軸承等等。制作刀剪類的不銹鋼要采用馬氏體型不銹鋼。因為刀剪具有剪切物品的功能,必須有鋒利度,要有鋒利度必須有一定的硬度。這類不銹鋼必須通過熱處理使其內部發生組織轉變。增加硬度后才能作刀剪。但這類不銹鋼內部組織為回火馬氏體,具有導磁性,可被磁鐵吸引。因此不能簡單地用是否有磁性來說明不銹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