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新資訊
熱門資訊
國內新聞
    核電與水電、煤電一起構成了世界能源供應的三大支柱
    發布者:shjhyps  發布時間:2016-05-28 11:48:48  訪問次數:

    核電與水電、煤電一起構成了世界能源供應的三大支柱,已經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設核電站。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統計,截至2010年10月底,全世界共有441臺核電機組在運行,總裝機容量約3.7億千瓦。核電機組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及東亞的一些工業化國家,其中美國有104臺、法國58臺、日本54臺、俄羅斯32臺、韓國21臺。核電發電量約占全球總發電量的16%,其中法國核電發電量在國內發電量的比重高達75.17%,日本為29.23%,美國為20.17%,已有18個國家和地區核發電量,占發電總量的比例超過20%。目前全球在建核電機組63臺,裝機容量為6080萬千瓦,主要集中在亞洲的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等國。相比之下,中國核電2010年在各類電源累計新增裝機容量的比例中只占2.57%, 而風電占10.31%、水電占20.0%、火電則高達67.12%。中國發電仍以火電為主導。火電主要靠燒煤,核電替代空間巨大。

    核能發電的最大好處,是能耗少,威力大。核電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產生大量的電能,每千瓦時電能的成本比火電站要低20%以上。利用核電站發電,還可以大大減少煤炭的運輸量。多年來我國煤炭“北煤南運”、“西煤東運”,都是大規模的長途運輸,擠占了國內相當大一部分運輸能力。

    舉例來說,一座100萬千瓦的火電站每年耗煤300-400萬噸,而相同功率的核電站每年僅需鈾燃料30-40噸。廣泛采用核電,就可以極大地緩解鐵路、水路和公路交通,騰出巨大的運力和空間,有效改變目前全國交通的全面擁堵現象。

    核電的另一優勢為無污染,碳排幾乎是零。多年來我國環境壓力巨大,碳排放居高不下。出于安全考慮,2003年以前的國家既定方針,一直是“有限發展核電”。但2002年我國加入WTO,成功加入國際分工,各種工業產品銷路迅速打開,工業化與能耗同步加快,不僅導致2003年交通全面緊張,而且污染劇增,社會各界核電呼聲四起。有些論者提出:發展核電不僅經濟實惠,還以和平方式宣揚國威,威懾潛在之敵,“一舉兩得”何樂不為?管轄南海中國海域的海南省,也在大力建設核電,我想絕非偶然。

    免責聲明:線纜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  
成人另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