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車的募集資金規模比中國北車更多。今年3月23日,中國北車公告A股非公開發行方案,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5億股,擬募集資金107億元。
中國北車的募集資金用途與中國南車的定位大體相似,用于高鐵車輛裝備技術研發與提能改造,大功率機車及重載快捷貨運車輛裝備技術研發、技術改造,并補充一般營運資金,同時設立中國北車財務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
證券分析師認為,由于上半年高鐵項目暫緩,新開工銳減,市場對車輛的需求極度悲觀,而中國南車和北車再融資均將募集資金投向擴大動車組新造產能、實驗基地建設和提高維修能力,說明按照鐵道部的規劃未來的需求和維修市場龐大。
在3月底和4月初兩家公司分別舉行的2010年業績說明會上,中國南車管理層認為,鐵道部的負債水平是健康的,不會影響鐵路建設進程;中國北車管理層也認為,中國的鐵路戰略不會受到領導更替的影響,因為從與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比較來看,中國的國土面積對應的鐵路里程還相對較少,鐵路建設的空間還很大。
在6月13日舉行的京滬高鐵開通運營新聞發布會上,鐵道部副部長胡亞東對于“十二五”期間中國鐵路投資會否減少的問題做出回應——“十二五”期間,中國鐵路建設總投資將達2.8萬億元,新線路投產將增長87.5%,總投資將增長41.4%,鐵路建設步子不會放緩,投資也不會減少。
盡管如此,外界還是觀察到高鐵投資進程的放緩。劉榮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從公開信息中基本沒找到高鐵新開工的新聞,原計劃在今年開工的高鐵有13條左右,“經過項目論證后,下半年高鐵項目新開工將大幅增加,但是與之前‘劉志軍時代’的建設規劃相比未來五年增速趨于平穩。”劉榮認為,高鐵規劃的建設總里程并未減少,只是調整建設標準和運行速度。
相比于IPO募集資金的投向,中國南車也作出了一些調整。證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注意到,中國南車募集資金投向的18個項目,由IPO時以增加新產品產能為主,轉變為主要增加高端產品維修和核心配套件制造為主,少量增加高端產品產能為輔。
中國南車認為,按目前國內城軌地鐵車輛檢修規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的大修周期一般為10~12年,架修周期為5~6年。隨著全國各地區主要城市的城軌地鐵線路逐步投產,城軌地鐵車輛保有量將會快速增加,對于車輛維修和后續服務的需求將快速增長。
此外,融資租賃項目也是本次融資的重點投向。中國南車投資20億元用于融資租賃。龍華認為,這最大可望撬動200億元的銷售,中國設備市場的租賃滲透率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而中國動車組、機車和城軌地鐵車輛的使用方均為資產實力雄厚的公用事業公司,具有設備單價高、使用地點明確、現金流穩定透明的特點,是比工程機械更為適合進行融資租賃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