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煤質活性炭原理:
對典型煤質活性炭的灰分用原子吸收分光法分析了灰分組分。
一類:“酸可溶性灰分”,包括鋁、鎂、鐵、鈣、鉀、鈉、鋅等金屬元素氧化物。這一類組分均能全部或部分地與鹽酸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氯鹽脫離炭結構。
二類:“酸不溶性灰”,包括硅、磷、硫、砷等的氧化物及重金屬的氧化物(以二氧化鉛表示)。此類灰分一般均不與鹽酸反應,常規酸洗難以除去此類灰分。
國內煤質活性炭企業大都選用鹽酸對成品炭進行酸洗脫灰,工藝簡單,降灰效果也較好,通?山档25~40%的灰分,使煤質炭灰分<8%,但欲使炭灰分產率降至5%或更低水平,一般單靠酸洗已難以奏效。
煤質活性炭降低灰分工藝參數的最佳配置:
1.混合堿溶質相對投料量W1=1.7Kg/Kg灰降;
2.混合堿反應系統壓力P=0.8MPa;
3.混合堿與活性炭反應時間T1=10hr.;
4.HCl相對投料量W2=1.25Kg/Kg灰降;
5.酸洗溫度T=120~130℃;
6.酸洗反應時間T2=3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