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召開的廣東省2014年電機能效提升培訓動員會上透露,今年我省將首次對電機改造提出補貼,補貼標準按照節能效果計算,珠三角地區的標準為200元/千瓦時,粵東粵西城市為240元/千瓦時,補貼直接發到企業。對此消息行業內各方反應不一,中山多家有資質的節能服務企業表示,此前主打余熱回收等項目,要介入電機領域需要配置新的電力工程師和學習培訓且回報時間太長,投入有一定難度。企業方面則表示,盡管有政府補貼,但電機能效整改投資高但節約的能源費用有限,這將影響企業的投資熱情。
補貼政策電機能效首提補貼標準
在過去幾年,中山一直力推余熱回收、線路改造等節能方式。第三方企業提供專業的技術幫助用能企業余熱回收而獲取政府數十萬的補貼,但用能單位并未獲得政府直接補貼。在高效電機節能方面,中山市此前并未通過補貼方式予以推廣。上周的電機能效提升培訓動員會上,電機能效迎來“生機”,用能單位首次享受政府補貼。
南都記者查閱信息獲知,從2010年開始,中央財政不斷增加高效電機的補貼資金,工信部發布的《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13-2015年)》顯示,到2015年全國累計要推廣高效電機1.7億千瓦,實施電機系統節能技改1億千瓦。
中山市節能專家庫成員董龍標介紹,從電機耗電比例來看,電機節能市場很龐大。以中山為例,最大的兩塊能耗分別是鍋爐(耗煤)和工業用電,而在工業用電量中,電機耗電占70%以上,包括水泵、空壓機、風機、設備供電系統等,其他如余熱、照明、輸送等領域則占30%左右。這意味著,提高電機能耗使用率具有廣闊市場。
與諸多節能技術公司一樣,中山市迦南節能環?萍加邢薰敬饲耙恢敝鞴ビ酂峄厥,幫助企業的蒸汽、熱水等實現循環利用。該公司總經理馮偉銘表示,2013年,該公司依靠余熱回收項目拿到了政府給予的20萬元補貼,這一數額將隨著補貼政策向電機能效傾斜而大打折扣,“節能補貼總量是限定的,電機能效補貼增加了,余熱回收補貼肯定下降。”
節能企業回報期太長投入有難度
據稱,新的政策公開之后,中山市9家有資質的節能服務企業中已有5家申請電機節能項目。根據廣東省節能監察中心計劃,2月25日動員會結束后,有關部門將于3-4月份期間分城市對重點耗電行業企業進行電機能效提升專項培訓。
作為較早介入節能行業的馮偉銘介紹,大家的業務很多是集中于那30%的份額,如余熱回收、線路改造等。中山9家專業節能服務企業沒有一家是將電機能效提升作為專項來做的,只有在整個節能工程中附帶變頻器、伺服器的改造,電機業務比例很小。未來節能企業若要介入電機領域,存在一定難度。因為需要配置新的電力工程師,需要學習培訓和經驗積累,出效果大概要到年底。
馮偉銘談到,做余熱回收項目,節能企業大概在3個月就可以收回投資。但做電機能效整改,可能回報期要3年。“三年之后,都不知道企業還是否存在了!彼硎,投資回報期過長可能會影響到節能企業的發展,這也是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
用能企業更換電機成本太高
據悉,當前市場上使用的電機從能效方面分類主要分為4個等級,其中最低一級已經被要求退市,第二、三等級目 前 占 據 市 場 主 流 ,市 場 售 價 大 概2000元,能效使用率為85%左右。位于頂級的最高能效電機能效使用率達93%,但價格要4000多元。這意味著企業花了翻倍的價錢,能效方面僅能從85%提高至93%。
中山市小欖一家五金企業負責人張先生談到,“從分析上,高效電機只能提高電機效率5%-10%,這對企業來說,節能效果并不算明顯。而位于最高級別的高效電機,購買的成本太高,企業的負擔會很重,不會成為企業的首選!
盡管當前高效電機節能暫時受阻,但馮偉銘表示接下來將盡快與相關電機企業接洽,希望尋找打開市場的方法。他稱,“從短期來看,企業可能會先選擇電機系統改造,能效提升較為明顯,不過從長遠看,還是要更換高效電機。”張先生則認為,希望高效電機的價格能夠降下來,用戶接受了更換電機需要增加的采購價格,才能推動電機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