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焊接制造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和飛躍發展。電焊機制造業也基本處于自由競爭狀態,市場經濟的各種經營理念得以深深地貫徹與實施。隨著行業資本結構調整的基本完成,以前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所剩無幾,且發展不太理想。如,原國有第一大廠--上海電焊機廠正經歷著改革的陣痛,未完成“蛻變”;天津電焊機廠等卻已破產。而改制較為成功的是以前二流企業,其中包括唐山電子設備廠與松下產業合資成立的唐山松下,于1995年起發展到今天已是6億元左右規模的行業第一大廠;南通三九發展模式良好,年產值已達1億元;無錫電焊機廠(威華)規模不大,但卻找到了一條專機的發展道路,目前在鋼模板焊接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梢哉f,在焊接行業中,國有資本的退出已是“蓋棺定論”。
可以說,所有制的資產結構已不是發展的主要障礙,阻礙我們的是經營理念的調整。大家知道,比較大的企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做得相對專業。就唐山松下來言,其主要進行氣體保護焊研究,而成套專機、機器人占的比重并不大;無錫華聯、無錫陽通、成都焊威達主要集中在鋼結構加工領域,利用在中厚板加工優勢依托埋弧焊進行拓展;山東奧太、北京時代主要研究逆變設備。相反,產品做得較雜的企業發展并不理想。因此,焊接企業要發展,其產品不應該太雜而應更專業。
電焊機產品結構調整的主要推動力來自于唐山松下,其氣體保護焊尤其是以CO2為結構的送絲焊憑借高效節能逐步取代焊表焊。就在唐山松下從日本引進CO2焊全套生產模式及裝備進來以后,其低故障率為用戶所接受,CO2焊組機率也大大提高了。交焊機比重已降到50%以下,自動、半自動焊機比重已超過30%,但產值超過40%。同時,生產焊接專用設備、成套設備廠家增多。特別是沿著用戶制造思路,為用戶提供加料絲工程的專機制造企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從產品調整的方法來看,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需焊速快,又節能。那么,氣保焊、CO2焊、雙絲焊為代表的形式將是趨勢;隨著藥芯焊絲的大批量生產,在直流焊的鍋爐、壓力容器等方面的應用也更廣泛;焊條焊肯定是呈下降趨勢,而專用焊接必然會發展。由于整個工業體系向更高速、更集中、更專業方向發展,焊接是當中一個加工過程,那么專用焊機肯定成為必需品。
另外,我國電焊機行業企業數量很多,近期內也不會減少。這是因為:第一,盡管中央提出宏觀調控,但在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模式下,我國經濟發展還處在擴張期;第二,隨著鋼加工、鋼產量、鋼用量不斷上升,焊接設備的需求也不斷上漲;第三,我國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既有貧窮落后的農村及欠發達地區,又有現代化的工業城市,在這些不同的地區、領域需要各種不同檔次的焊機,從而也降低了焊機入門門檻,也就保證了部分小企業生存的可能性。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行業必然會面臨整合,最終發展一些大企業。但不是說小企業就不行了,關鍵看你是否在某一領域有特長?中國市場大,只要你專一,就有生存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