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業憑借其技術、質量、品牌和信譽,在市場上取得了自己的領先定位。但是,任何企業都是有成長生命周期的,企業如何在攀登到一個高峰時還能具有攀登另一個高峰的能力,可持續地發展下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那么什么樣的競爭力才是可持續的?這種競爭力從哪里來?筆者認為,核心能力不是核心資源,組織能力應當是核心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組織能力更多的體現在團隊學習的能力,要提升團隊的學習能力,提升組織和個人的知識管理能力是必由之路。企業用未來思考今天,用今天成就未來,靠的就是知識管理,它可以幫助企業打造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能力,這就是很多企業為什么要做知識管理的主要動因。
而從企業的現實需求來看,知識管理也勢在必行。一方面,企業有自己的積淀,創造了很多知識資產;而另一方面,由于企業沒有建立體系的知識管理,因此在收集、管理、更新和應用知識方面,沒有形成連續的管理過程。在很多企業中,通常隨處都可以發現閃光的金子,但沒有人去識別它、或是挖掘提煉它,就如一顆顆散落在各處的珍珠,力量非常微弱。這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是顯而易見:個人或部門形成的專門資產如果沒得到共享,企業就經常從事著重復性投入和勞動;沒有文化和機制分享,尋找和搜尋知識就增加了企業的交易成本。如果將其串成線、連成片,能量就會像發生核裂變一樣不斷增強、壯大,企業的競爭能力也會水漲船高,就能夠達到以最小的邊際成本來創造最大的邊際效益。
知識資產與有形資產的最大差別就是,知識越被利用就越增值,不用才會貶值。知識在人力資本、組織組織和關系資本之間的每一次轉化都會使企業知識資產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