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新資訊
熱門資訊
國內新聞
    我國深入推進水、氣、土壤環境監測工作
    發布者:hnnewsruipu  發布時間:2015-08-05 06:33:10  訪問次數:

             今年上半年,在國家和地方對環境監測工作大力支持下,全國環境監測系統全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生態環境監測網改革取得較大突破,較好地完成專項和例行監測任務,環境監測整體能力水平明顯提升,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提供了有力支撐。    

              做好頂層設計,完善環境監測體制機制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性工作,不僅關系到環保工作的科學決策,更關系到環保工作的長遠發展。   

    為此,必須加強頂層設計,重點解決環境監測系統運行體制、網絡整體格局、裝備資源配置、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入研究環境監測面臨的客觀需求,構建起完善的環境監測體系,增強環境監測網絡內部各要素之間的關聯性以及環境監測機制的可行性,使其與環境管理戰略發展相適應。  

     2015年7月,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明確提出全面設點、全國聯網、自動預警、依法追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新格局,為環境監測工作指明發展方向,為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  

     按照方案提出的“全面設點、全國聯網、自動預警、依法追責”總體要求,到2020年,我國將基本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在中央頂層設計指引下,今年上半年,環境保護部在環境監測工作方面也有一系列“大動作”。   

    國家環境監測網絡運行機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據了解,環境保護部已經就國家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事宜與財政部達成一致,將分三步完成國家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監測事權的上收,真正實現 “國家考核、國家監測”。   

          環境保護部規財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環境保護部已在資金保障方面作出安排,25億元中央集中排污費專項資金投入的重點之一就是保障監測事權上收工作。   

         隊伍建設一直是環境監測的軟肋,在環境保護部積極爭取和推動下,環境監測機構編制標準已列為中編辦今年優先推進的項目,計劃年內制定出臺關于環境監測機構編制標準化建設的意見,對監測機構的屬性、各級監測機構職能、人員編制和管理等做出明確規定。  

       此外,今年上半年,環境保護部編制完成《國家環境監測“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明確了“十三五”環境監測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印發了《關于推進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的指導意見》,并在吉林省等7個省市開展試點工作。   一系列的頂層設計,將自上而下地推動環境監測工作逐漸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同時為促進我國環境保護事業快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下半年,環境保護部將全力推動《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落實,具體包括任務分工、編制實施計劃、編制出臺《國家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方案》并實施等。   采用先進技術,布下天羅地網,監測能力不斷增強   

             今年上半年,全國環境監測系統在能力建設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先進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監測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在2015年春季沙塵、夏季全國秸稈焚燒、京津冀等重點城市群灰霾、顆粒物、污染氣體等監測工作中,衛星遙感技術得到運用。   在騰格里沙漠污染事件中,無人機展示監測本領。   

          在對太湖、巢湖水體藍藻水華、富營養化的監測工作中,環保部門開展了衛星與地面聯合監測和會商。   

         據了解,今年,環境保護部還將大力推進兩顆大氣環境監測衛星以及兩顆16米分辨率環境衛星后續星的立項與研制。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年底前,環境保護部將完善環境遙感監測布局,發布環境遙感“十三五”規劃,繼續推動“天地一體化”進程。

         同時,加強無人機環境監測能力建設,不斷深化拓展環境遙感技術在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環境監察執法等領域的監測應用,推進生態保護紅線遙感監管平臺建設。  

        水、氣、土壤環境監測深入推進   

        2015年4月,環境保護部組織召開全國環境監測工作現場會暨廉政工作會,深入分析當前環境監測事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積極謀劃“十三五”環境監測事業發展思路。   

                 面對環境監測的新形勢、新任務,今年上半年,全國環境監測系統緊緊圍繞環境管理的新需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努力推動環境監測再上新臺階。

       目前,空氣質量、水質、土壤環境監測取得階段性成果。

       今年1月1日起,環境保護部正式發布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三階段所有點位的實時監測數據。  

     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設1436個監測點位,比原定目標提前1年實現了全國全覆蓋。這些數據將全部用于開展空氣質量新標準監測,并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空氣質量信息發布平臺上公布。   

    隨著2014年12月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平臺的基本建成,我國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大重點區域中心均已建成空氣質量預報預警平臺,并可以開展預報預警業務。   

    目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實現了空氣質量預報預警業務化,空氣質量預報信息在環境保護部官網和新華網上公開發布。   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有關負責人指出,年底前,將力爭使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全部具備空氣質量預報預警能力。   在源解析方面,目前,26個重點城市已啟動源解析工作,濟南、青島、銀川等3個城市已完成研究工作,全年計劃要完成20個城市左右。北京市、天津市等14個城市正開展源排放清單編制試點。   

    在水質監測方面,除組織對國控斷面和規劃考核斷面每月進行水質監測、每天6次實時公布國家水質自動站監測結果外,環境保護部正在開展國控地表水點位和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監測點位調整工作。   

    此外,水環境質量排名工作正在開展試點,同時《城市水環境質量排名辦法》正在編制中,下半年即將印發,以期將此做法從制度層面固定下來。   

    為提前謀劃配合“土十條”的出臺,上半年,環境保護部組織啟動了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監測國控點位布設工作,逐步構建國家土壤環境質量監測網絡。   

    截至目前,已有遼寧、江蘇、浙江等10個省份完成了點位布設工作。據了解,此項工作年底前將完成,與之相配合的,是逐步完善的土壤環境監測與評價技術體系。   

     監測數據為生態考核提供依據   

    2015年,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財政轉移支付資金達到480億元,覆蓋了全國23個。▍^、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512個縣。  

     為了使資金分配有所依據,環境保護部與財政部聯合印發實施方案、組織現場抽查、通報考核結果;組織開展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組織相關部門或單位匯總、評價各相關。▍^、市)報送的數據資料,編寫監測評價報告;向財政部提交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報告。全力配合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工作。   

    2014年度評價考核結果顯示,492個縣域中,生態環境質量“變好”的有69個,占14.0%;“基本穩定”的有355個,占72.2%;“變差”的有68個,占13.8%,其中“明顯變差”的有4個,“一般變差”的有15個,“輕微變差”的有49個。   

    財政部根據上述考核結果調整了2015年轉移支付資金的分配,為探索建立生態環?冃Э己梭w系進行了先行先試。  

     2015年7月,環境保護部發布了2014年度全國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公告。   

    公告指出,2014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同比下降2.47%;氨氮排放總量同比下降2.9%;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同比下降3.4%;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同比下降6.7%,4項污染物排放量較2010年分別下降10.1%、9.8%、12.9%和8.6%。  

     在這次考核中,環境保護部落實簡政放權的要求,改進了考核方式,由原來的全國考核改為對部分地區重點考核。對重點排污企業,采用調度檢查的方式,并對檢查情況進行季度通報。   

    據了解,今年第一季度全國自行監測公布率平均值為79.5%,廣東等16個地區低于80%的考核要求。   

     狠抓嚴打確保監測數據真實   

    2015年6月,環境保護部向社會通報了一批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案例。7起案件涉及河北、河南、山東3省。  

     2015年7月,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調研時強調,要重點抓好全國環境監測技術體系和質控體系建設,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為環境管理和決策提供科學支撐。   

    人為干擾采樣裝置,隨意篡改監測數據;擅自修改自動監測設備設置,干擾自動監測設備的正常運行。一段時期以來,頻頻曝出的環境監測數據造假事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針對上述情況,環境保護部一方面迅速組織開展對全國1436個國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的監測質量開展專項檢查,目前已經完成24個省(區、市)的自查自糾和24個省(區、市)64個城市約200余個空氣自動站的交叉檢查,有效促進了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改善。   另一方面,為從制度層面保障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準確,依法查處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環境保護部組織編寫了《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處理辦法》及其配套的《技術判定細則》,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的行為進行嚴格約束。今年年底前,此《辦法》及其配套辦法將正式出臺。  

     事實上,環境監測事權全部上收國家后,能夠進一步強化國家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能力,通過委托具有良好信譽的環境監測機構或第三方機構運行管理,從根本上避免監測數據受到考核評比等行政干擾。  

     據了解,環境保護部已經完成了第一批國家直管站的第三方運維交接工作,重點加強了國控站的運行管理和在線質控,開展了在線數據審核,同時對未按國家要求開展空氣監測數據在線審核的。▍^、市)進行了通報。  

     真實的監測數據不只用來為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還應通過信息公開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今年6月底的“環評和監測工作創新”大討論上,陳吉寧部長提出,要進一步拓寬信息發布渠道,以公眾需求為出發點,改進信息發布內容,努力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今年上半年,通過“全國城市空氣質量信息發布平臺”網絡版和手機版,環境保護部開始實時發布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1436個環境空氣自動站點6項污染物濃度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等信息。  

     此外,定期發布74個城市空氣質量報告及城市排名、與門戶網站合作向社會發布環境質量信息、“6·5”環境日發布《2014中國環境狀況公報》等一系列舉措,不斷擴大環保部門權威信息受眾影響范圍,推動環境信息公開工作走向深入。

    免責聲明:線纜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本網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聯系電話: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  
成人另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