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電機作為一種機械設備的執行元件在伺服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我們使用伺服驅動器的時候,由于對其結構和原理不是太了解,有時候會感覺到電機工作時有較大的發熱現象,那么這種現象是正,F象嗎?發熱度在什么狀態下才算是正,F象呢?實際上電機工作發熱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但是溫度過高就不屬于正常的范圍了,我們該如何減少電機的發熱呢?
電機的溫度允許達到的程度,取決于電機內部的絕緣等級。一般情況下內部絕緣性能在130℃的高溫下才會被破壞,這就是說這要內部的溫度不達到130℃以上,電機就不會被損壞,而這個時候電機表面的溫度通常都在90℃以下。所以電機的表面的溫度在70~80℃都屬于正常的范圍。簡單的測溫方法可以用點溫計測量,還可以用手粗略的判斷一下:能用手觸摸1~2秒以上,說明溫度不超過60℃;只能用手碰一下,溫度大約在70~80℃,滴幾滴水,水迅速汽化說明溫度在90℃以上。當然我們也可以使用專業的測溫槍來測試。
根據伺服電機的原理,想要減少電機發熱,就需要減少銅損和鐵損。減少銅損有兩個方向,減少電阻和減少電流,這就要求我們在選型的時候盡量選擇而定電流較小的電機,對兩相電機,能用串聯的電機就不用并聯電機。但是這往往與力矩和高速的要求相抵觸。對于已經選定的電機,則應充分利用驅動器的自動半流控制功能和脫機功能,前者在電機處于靜態時自動減少電流,后者干脆將電流切斷。另外,細分驅動器由于電流波形接近正弦,諧波少,電機發熱也會較少。而減少鐵損的方法并不多,電壓的等級與鐵損有關,所以應選擇合適的驅動電壓等級,同時又要考慮到高速性,平穩性和發熱,噪音等指標。
以上便是,關于伺服電機發熱的一些知識和一些減少電機發熱的方法,電機發熱是屬于正常的現象,只要不超過額定的溫度,就不需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