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蘇州運管部門的消息,全市駕校正在進行駕培智能化管理系統車載終端設備升級。到下個月,大市范圍內的全部3370輛教練車都將升級。以后,學開車時想要作假,難了。
目前,教練車上的車載終端設備是2008年安裝的。當時來說,技術較為先進。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從最近幾年的學車情況來看,明顯有漏洞。
運管部門年年打出弄虛作假的行為,但學車時的作假行為還是屢有發生。以去年為例,運管部門就查處了70起“車載小馬達”與指模的違規行為。其中,“車載小馬達”的違規行為,就是另外設置一只小馬達,可以改變車速及行駛距離。如此一來,即使車子在原地空轉,也好像有人在學開車。而指模的違規就更離譜了,只要花個幾角錢,做一個硅膠的,就能達到以假亂真。
據悉,跟原先的設備相比,升級后的車載終端設備增加了增加GPS 模塊、GPRS/CDMA 通信模塊,實現了對教練車即時監控、運行軌跡回放、遠程學時數據采集、超速報警、遠程數據設置、區域監控、電子圍欄等功能。學時數據的采集傳輸,也徹底改變以前的模式,不再使用讀取教練卡采集數據,而是采用GPRS/CDMA即時上傳至監控中心,車輛的即時速度也通過GPS來產生,不再取自教練車自身。這樣,就從根本上杜絕這套系統目前存在的各種造假違規行為,同時為駕校加強車輛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手段。
同時,升級后的車載終端設備還增加車載拍照和車載錄音功能,實現了全程錄像和錄音操作,也可以不定時地實行抓拍和錄音操作。同時,它還使用了生物特征的指紋儀。也就是說,它有體溫感。如果用硅膠的指模,可以識別出來,這樣就能有效地杜絕了假指模的問題。它還增加學員卡功能,實現學員指紋1:1的比對效果,提高了比對成功率,同時學員所有個人和培訓信息也都存放在學員卡中。